|
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
|
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摘要 为使剖宫产产妇成功地实施纯母乳喂养,通过对320例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因素的分析,采取术前宣教、术中早接触、术后早吸吮及选择舒适哺乳体位等护理对策,使产妇消除了顾虑,掌握了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98%的产妇在出院时有了足够的乳汁。
关键词 剖宫产术 母乳喂养 影响因素 护理
母乳是婴儿的纯天然食品,母乳喂养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最基础措施。近年来,剖宫产率有不断上升趋势,如何使这部分产妇成功地实施纯母乳喂养,是我们应加强和完善的护理技能工作。
1 临床资料 选择对象为1998年1月~2001年12月,在我科实施剖宫产的产妇,均无母乳喂养禁忌证,共320例,年龄23~40岁,初产妇302例,经产妇18例,其中头盆不称142例,胎儿宫内窘迫50例,社会因素30例,其他因素98例。
2 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 剖宫产术与正常经阴道分娩不同,手术本身对产妇的生理、心理刺激直接影响产妇母乳喂养。
2.1 认为乳汁不足心理 有256例产妇(占80%)认为因术后禁食,无乳汁分泌,恢复饮食后的流质饮食又不足以补充术中失血,认定乳汁不足。
2.2 术后体位限制,产妇对母乳喂养有畏难情绪 剖宫产术后因硬膜外麻醉需去枕平卧6小时,产妇身上置有静脉输液管、导尿管、腹部切口加压砂袋等,有241例产妇(占75.5%)认为无法受乳。
2.3 惧怕切口疼痛 有234例产妇(占73%)因担心切口疼痛不愿受乳,加上吸吮促进子宫收缩引起宫缩痛,这部分产妇在术后前三天不愿按需哺乳。
2.4 认为药物对乳汁有影响 有64例(占20%)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产妇,认为术后所用抗生素能通过乳汁影响宝宝的健康,对能否哺乳持怀疑态度,影响了母乳喂养。
3 护理对策
3.1 术前心理护理及母乳喂养知识指导 做好剖宫产术前的健康教育,耐心回答所提的问题,消除她们焦虑、紧张情绪,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并对手术充满信心,以减轻生理、心理刺激对乳汁分泌的影响,同时向产妇及家属讲解母乳喂养的优越性及喂养技巧,用模型示教,让他们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3.2 术中早接触 当手术顺利取出胎儿后,及时告诉产妇;新生儿脐部处理完毕,让母婴进行皮肤接触30分钟。早期皮肤接触,能刺激产妇腺垂体释放催产素及催乳素,促进乳房早泌乳,更增添了母子感情,让产妇充分体会到做母亲的喜悦而产生哺乳欲望。
3.3 术后护理
3.3.1 术后早吸吮 母婴同步入病房后,须及早帮助进行早吸吮。此时因产妇体弱,责任护士须进行母乳喂养具体指导,完整地协助一次哺乳,不因体位限制及输液管、导尿管的影响放松母乳喂养,同时耐心讲解早吸吮的好处,将产妇畏难情绪消灭在萌芽阶段。
3.3.2 纠正产妇认为乳汁不足的错误认识,鼓励术后早进食:我们向产妇及家属反复讲明,产后泌乳是自然生理现象,不会因少量失血和麻醉而影响乳汁分泌,只有让婴儿频繁吸吮,才能使乳汁分泌增加;术后6小时进流质饮食,能及时满足机体营养需要,亦致乳汁分泌时间提前[1],使其消除误解,愉快接受母乳喂养。
3.3.3 采取舒适体位 针对产妇惧怕疼痛心理,我们鼓励其采取坐位环抱式授乳,减轻产妇抱婴儿的负担,使腹部肌肉放松,防止切口受压,减轻疼痛,有利于切口愈合[2]。对吸吮引起的子宫收缩痛,我们向产妇解释,宫缩能加快子宫复旧,减少流血,促进康复,使产妇坚持按需哺乳。
3.3.4 对担心术后所用药物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健康的产妇,我们向其讲明,所有用药医生都经过慎重选择,并且乳汁中含量极少,对婴儿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影响,消除了她们的顾虑,积极主动地进行母乳喂养,保障了母乳喂养的成功。
实践证明,术前细致的心理护理、术中、术后、耐心、具体的母乳喂养指导,能帮助产妇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让她们真正懂得母乳喂养的优越性,并成功地实施母乳喂养。我科320例产妇出院时,314例(占98%)有了足够的乳汁,为以后4~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女用尿壶的制作 下一个医学论文: 静脉留置针在抢救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