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疗法应用于安装心脏起博器中的作用 |
|
统、腺体分泌系统,肌肉紧张度都有明显的作用,可以使人体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减少,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从而在应激状态下,减轻焦虑、恐惧,有助于各项操作的顺利进行[1]。所以音乐疗法有着以下的作用:
4.1 辅助镇痛作用 音乐节奏会影响人体的荷尔蒙,通过机体增加制造内啡肽的能力,作用于脑啡肽受体。促使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耐受性增高,具有提高疼痛阈值、持续辅助镇痛的作用[2],达到止痛目的。是一种天然的止痛剂,分散注意力,以达到降低镇痛药物的剂量,减少镇痛药物的副作用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4.2 催眠稳定情绪作用 悦耳动听的音乐旋律能直接改善精神状态,转移人的注意力,使人放松,减轻紧张、焦虑,从而调节其呼吸、循环,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功能[3]。患者在术中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并被音乐所感染,达到稳定情绪以及诱导入睡,暂时忘却术中带来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促进伤口愈合。由此说明音乐具有催眠稳定情绪之功效以及减少镇静剂的使用。
4.3 稳定血压、心率的作用 音乐可提高皮层神经的兴奋性,活跃和改善情绪状态[4],特别是影响大脑右半球使脑垂体分泌具有降低儿茶酚胺水平,从而导致心率、血压下降[5]。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是引起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和谐悦耳的音乐旋律,能通过调节人体的循环系统,促使基础代谢和呼吸的速度减慢,从而使增高的血压趋于平缓,使增快心率趋于正常,使收缩、痉挛、狭窄血管趋于舒张,以提高手术安全性。
4.4 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环境 永久性心脏起博器的安装是非全麻醉手术,所以患者神志是清醒的,其对自己的手术是极为关注的,尤其是医务人员说的每一句话都极为敏感,会给患者造成恶性刺激,增加患者的恐惧感。所以,音乐可以建立信息沟通,对神经系统是一个良好的刺激,通过人的高级神经系统,特别是对大脑边缘系统以及脑干网状结构的刺激,缓和患者的紧张心理。使患者既能在心情愉快的状态下手术,又可避免对患者的恶心刺激。
自古以来,人类不仅把音乐作为艺术欣赏,而且也作为强身健体的一种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音乐已被人们用于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音乐疗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在共鸣的基础上发挥3个效果,即情感导池效果、松弛效果、非语言交流的效果[6]。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音乐疗法不仅体现了人文关怀—即“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内容,同时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晓英.音乐护理的功效及其临床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4):50~51
2.陈宝,郑松,张中伟.断指再植术后音乐疗法辅助镇痛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0):1466~1467
3.王奇,王欣.围术期音乐辅助治疗[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8;17(5):240
4.常海军.音乐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4):199~2005.华凌莉.患者焦虑的评估及处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8;15(11):46
6.郭风琳,张家驹.ICU综合征及音乐疗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3):103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肝胆外科术前病人精神焦虑评估与护理对策 下一个医学论文: 腕踝针用于肝癌疼痛的镇痛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