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两种桡动脉采血方法的比较


             两种桡动脉采血方法的比较              桡动脉采血是抢救呼吸衰竭及危重症病人常见的护理操作,也是医疗诊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操作之一。传统的采血部位以桡动脉搏动最强处作为标点,因此,采血进针点依操作者的感觉来确定,常给操作者带来一定困难,也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疼痛。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适当地改变定位方法和角度能提高穿刺成功率,也可降低患者的疼痛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04年9月~2005年12月,收集50例患者需动脉采血者(均为清醒者),男38例,女12例,年龄15~84岁,平均年龄46.8岁。其中COPD患者25例,哮喘12例,CO中毒10例,气胸3例。对同一患者交替使用2中采血方法(均行桡动脉穿刺),共采血192次,用传统方法采血95次,新方法采血97次。                    1.2  方法 1.2.1  传统方法  患者平卧,手心向上,常规消毒皮肤及操作者左手示指、中指。用消毒的示、中指沿桡骨骨头摸动脉。中指置搏动最明显处垂直进针,见回血后固定,血回至1ml后拔针,局部用无菌棉球按压5min。 1.2.2  新方法  患者平卧,掌心向上,小枕垫高腕部,  消毒方法同传统方法。操作者示指平桡骨茎突作为体表坐标,方向滑动在与示指相距2~3cm处稍用力绷紧皮肤,并稍加压固定血管,操作者右手持准备好的注射器(2种方法均为美国卫特新公司生产的动脉血气针),以30~45°,于操作者示指下端0.5~1.0cm处快速刺进皮肤,在向前斜行穿刺时,利用中指的触压觉判断动脉深浅度和走向,快速刺入血管,血回至1ml后拔针,按压。标本应立即送检。 1.2.3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穿刺成功率  传统法采血95次,一次成功率73.68%,新方法采血97次,一次成功率为92.8%,经统计学处理,2种方法比较差别有高度显著性意义。X2值=12.60,P<0.01。 2.2  患者的主观体验  50例患者中,传统法诉疼痛明显者为30例,占31.5%,新方法采血过程中诉疼痛者15例,占15.46%,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X2值=6.95,P<0.01。   3  讨论  3.1  新方法采用示指触摸固定桡动脉,可防止血管滑动,辨别血管深浅,利用中指把握血管走向,能弥补因肉眼无法直视而不能正确判断血管所在部位造成失败,既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又可减轻患者痛苦。                           3.2  传统采血法采用握笔式垂直进针法,手部力量较难掌握,力量过大,易穿透血管甚至伤及骨膜,患者疼痛明显,力量过小,进皮肤慢,同样引起疼痛反应。新方法采用斜角进针,与静脉穿刺手法相同,进皮肤速度快,疼痛反应轻。 3.3  在穿刺过程中护士应注意  ①根据患者的情况(肥胖、体形差异)灵活掌握进针点及穿刺角度。②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恐惧心理,积极配合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杨兰杰.桡动脉取血部位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2):719~720 2.臧小芳.2种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方法与比较.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47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两种方法检测消毒剂中醋酸氯己定含量的
    两种麻醉方法对腹腔镜气腹的血液动力学
    两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
    一例父源染色体有两种新生5p缺失的患者
    两种新发现的肝炎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研究
    关于剖宫产留置导尿两种放尿方法的临床
    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比
    罗库溴铵量效关系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两种剂量重组干扰素
    静脉留置针两种封管液封管效果比较
    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两种固定方
    两种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对
    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疗效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