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岛素泵持续给药强化治疗糖尿病的护理 |
|
胰岛素泵持续给药强化治疗糖尿病的护理
关键词 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 护理
胰岛素泵又称人工胰腺,能持续24小时均匀输注胰岛素,较好地模拟人体胰腺的分泌,并可在餐前追加胰岛素,使难以控制的糖尿病都得到良好的疗效,是治疗糖尿病病人安全有效的选择。安装胰岛素泵后,使病人免去每日2~4次注射胰岛素的疼痛和麻烦,方便生活,强化治疗程度,有效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减慢其发展。
我科室从2003年8月~2005年10月使用美敦力公司MINIMED507C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病人7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8例病人中男50例,女28例,其中2型糖尿病72例,1型糖尿病6例,年龄22~77岁,平均58.8岁,病史1~28年,均为血糖控制不佳、合并感染、糖尿病酮症及术前准备的病人。78例病人置泵前血糖平均值:空腹15.4mmol/L,餐后2小时21.5mmol/L,经治疗后血糖平均值:空腹5.6mmol/L,餐后2小时6.9mmol/L,置泵时间4~15天。
2 护理
2.1 置泵前准备
2.1.1 置泵前从冰箱取出胰岛素,置室温下,避免胰岛素产生气泡,阻塞输注装置 调试胰岛素泵设定日期、时间,根据医嘱进行胰岛素基础量及餐前追加量的设置。
2.1.2 取出储药器抽取胰岛素液,安装螺杆,螺杆必须与储药器紧密吻合,将储药器放入泵内,将有刻度的一面朝向仪器观察窗口,接上输注管道进行排气,直至管道内充满胰岛素,针头溢出药液为止。
2.1.3 用泵前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因胰岛素泵为新型仪器,病人易对此产生怀疑紧张心理,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介绍使用胰岛素泵的目的和意义,胰岛素泵的原理和基本操作过程,告诉病人胰岛素泵能使血糖迅速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以降低高血糖的毒性作用,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并让接受过泵治疗的病人介绍亲身感受,消除病人紧张疑虑心理,取得病人配合。
2.2 置泵时的护理 携带用物至病人床边,嘱病人平卧,放松腹部肌肉,取脐周4~5cm区域外,避开腰带部位,用碘伏消毒,左手挤压注射位置的周围组织,右手持导管钢针尾部,手柄与人体呈横向垂直刺入皮下,消瘦病人取用45 钢针,用3M透明胶布将输注导管的手柄固定在皮肤上,输注管道妥善固定于腹部皮肤,胰岛素泵置于腰带上或衣袋内。
2.3 置泵后的护理
2.3.1 血糖监测 置泵后每日监测血糖8次,即三餐前、三餐后、睡前及凌晨2时,如有特殊情况临时加测血糖,为医生调整胰岛素用量提供可靠依据,3天后按血糖情况酌情减少监测次数,及时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情况,以便及时处理。本组有4例发现血糖偏低,经进食后缓解。当出现异常高血糖时,要特别注意输注部位或连接到泵的部位有无渗漏,如有渗漏应重新连接和更换输注部位。
2.3.2 预防注射部位感染 糖尿病病人极易发生皮肤感染,置管时严格无菌操作,5~7天更换一次输注管道及部位,每天两次查看输注部位有无红肿、硬结、脱出等,如有应立即更换输注部位。
2.3.3 饮食护理 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不论用何种方法治疗,若饮食不控制均难以达到满意效果,所以置泵病人进糖尿病饮食,加强自我控制意识,在每次输注餐前追加量后30分钟方可进食。
2.3.4 生活护理 置泵后病人如常活动,将泵置于口袋内,穿脱衣裤时注意防止将管道拔出。当运动或洗澡时可将管道分离器取下,但不要摩擦输注部位,当做X线、CT或核磁检查时也要将泵分开,以免损坏。
2.3.5 报警及故障处理 置泵后发生故障时会自动报警,可根据屏幕[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85例诱导期透析患者的自护指导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两种桡动脉采血方法的比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