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TR


          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TR-Band桡动脉压迫装置止血的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TR-Band桡动脉压迫装置止血的护理。方法:选择2005年11月~2006年3月在我科接受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的患者72例,术后利用TR-Band桡动脉压迫装置进行压迫止血。结果:72例均成功止血,3例发生局部小血肿,15例出现手部肿胀,无手部缺血性坏死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TR-Band桡动脉压迫装置用于桡动脉途径冠脉诊疗术后的止血安全、简便、有效;良好的护理措施,加强术后手部血循环及穿刺点的观察和护理,对于保障止血措施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桡动脉  冠状动脉介入术  压迫装置  护理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得到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PCI通常是经股动脉途径操作,容易发生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形成等局部并发症。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和器材的改进,冠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逐年提高,为了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桡动脉途径PCI技术应运而生并在临床上逐渐得到推广应用。我们对72例患者进行了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其中34例行PCI,术后均利用TR-Band桡动脉压迫装置进行压迫止血,现就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5年11月~2006年3月,在我科接受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以及PCI术后利用TR-Band桡动脉压迫装置(TERUMO,Japan)进行压迫止血的患者72例。男性48例,女性24例,年龄53~80(69.8±7.5)岁,其中34例行PCI。 1.2  方法  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右前臂、腕部及手掌,铺巾,1%利多卡因局麻下穿刺右侧桡动脉,成功后置入6F动脉鞘,利用5F造影导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利用6F指引导管进行PCI操作,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利用TR-Band桡动脉压迫装置进行压迫止血。   2  结果      本组患者均成功达到止血目的。3例发生局部小血肿,5~14天后自行吸收好转。15例病员有不同程度的手部肿胀,经放气减压、抬高手臂及拆除压迫装置后均得到改善。无手部发生缺血性坏死及其他并发症。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做好术前宣教  由床位护士负责,向患者及家属简要介绍冠脉造影以及介入治疗的目的和必要性,手术操作的大致过程,以及病人在接受检查及治疗过程中如何更好地配合操作,术后使用TR-Band桡动脉压迫装置进行压迫止血的相关注意事项。并接受患者及家属的咨询。 3.1.2  心理护理  相对于股动脉途径,患者大多更乐于接受经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但术前患者仍可能对于手术操作存在担忧和恐惧,对于造影结果和治疗前景如何更是忧心忡忡,因此护理工作应更为细致,并要充分发挥家属的作用,首先做好家属的工作消除其紧张心理,然后与其配合共同做好病人的工作,避免因高度焦虑,造成心理障碍,导致机体整体调节功能减弱和抗病能力下降[1]。手术前夜可遵医嘱适量给予镇静剂,使其充分休息,以保持体力和良好的心理及精神状态。 3.1.3  手部血管条件的判定  手部具有双重血液供应,桡动脉和尺动脉互相吻合形成掌浅弓和掌深弓为手部供血。桡动脉途径操作,一方面因为置入鞘管会影响桡动脉血流,另一方面术后压迫止血也会影响桡动脉血流,因此术前必须进行Allen’s试验,判断手部桡、尺动脉形成的掌浅弓和掌深弓是否通畅[2],尺动脉是否能在桡动脉血流受阻的情况下为手部供血,以免术后发生缺血性损伤或坏死。方法:用双手同时压迫患者的右侧挠动脉和尺动脉,让患者作3~5次握拳动作,然后放开尺动脉,并继续保持对桡动脉的压迫,观察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心肌局部缺氧引起冠状动脉扩张的实验研
    腺病毒载体转染大鼠颈动脉的实验研究
    低氧对大鼠不同节段肺动脉一氧化氮合酶
    提高静脉动脉化皮瓣成活率的实验研究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多普勒波形的临床分
    237例肾动脉水平以下腹主动脉瘤手术治
    颅外颈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分析
    腹膜后径路与经腹腔行腹主动脉手术的对
    应用自体静脉做动脉重建时血管内皮细胞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围术期血清肌钙蛋
    腓肠神经腓肠浅动脉逆行皮瓣修复足跟软
    类风湿关节炎心脏损害致肺动脉栓塞一例
    活化蛋白C抵抗在心肌梗塞患者中的阳性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