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血管疾病的护理 |
|
脑血管疾病的护理
脑血管疾病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脑部血管疾病的总称[1]。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且又常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等特点。因此,做好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期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1 瘫痪肢体的康复
1.1 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肢体功能锻炼计划,强调合理、适度、循序渐进、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的原则。
1.2 急性期指导患者及家属,摆放、上下移动瘫痪肢体的方法。
1.3 急性期过后(约病后一周)患肢肌张力开始增高、出现屈曲痉挛。如病情稳定应及早做被动运动及按摩,可促进自主神经恢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同时可对大脑形成反馈刺激。开始时被动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患者痛苦而拒绝训练;当一侧肢体有自主运动,可以健肢带动患肢在床上练习坐起、翻身及扶助患肢运动。
1.4 出现自主运动后,鼓励患者以自主运动为主,辅以被动运动,以健肢带动患肢在床上练习坐起、翻身、及患肢运动,并尽早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 2 心理康复 关心和尊重患者,营造舒适的休养环境和亲情氛围,避免任何刺激或伤害患者自尊心的言行;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摆脱对他人的依赖,恢复自尊、自强的心理。
3 语言沟通训练
3.1 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选择恰当的训练方法,同时应让患者及家属明白语言训练是一长期过程,在语言训练中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持之以恒。
3.2 关心并尊重患者,鼓励亲属、朋友采用恰当的方式加强与患者交流;采用语言交流时注意语速宜慢、吐字清楚、耐心解释,直至患者理解。
3.3 医护人员要学会或理解简单的身体语言,及时、仔细地观察患者的情况,能预料患者的问题并适时解决及答复。
3.4 对说话有困难的患者,可借书写方式来表达需要;对不能很好理解语言的患者,配以手势或实物一起交谈;对构音障碍的患者,宜早期训练;训练越早,效果越好;对失读、失写的患者,可将日常用词、短语、短句写在卡片上,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短到长让其反复朗读、背诵等,持之以恒并及时鼓励其进步,增强病人康复的信心。
4 做好出院指导 脑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多有高血压心脏病史,在每个患者出院之前,护士应向患者反复交代注意事项,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激动。应教会高血压患者家属测量血压的方法和掌握服药等情况,定期门诊复查。对带残出院的患者定期随访,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从而达到痊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70
上一个医学论文: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期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食管癌根治术后十二指肠营养管护理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