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22例急诊入院病人调查分析与护理管理对策 |
|
4922例急诊入院病人调查分析与护理管理对策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跨专业的综合性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急诊护理与其相辅相成。为提高急诊护理质量,作者就我院一年来急诊入院患者从入院时间、年龄、疾病构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1 一般资料
1.1 病种分类 我院从2004.1~2004.12共收治4922例急诊病人,占该时期住院病人总数的28.64%。男2280例,女2642例。其中外科2597例,占52.76%,居首位;妇产科次之,为1144例,占23.24%;内科956例,占19.43%;小儿科225例,占4.57%。如图1。
1.2 年龄分布 ≤15岁年龄组942例,占19.14%;16~30岁年龄组1850例,占37.59%;31~45岁年龄组924例,占18.78%;46~60岁年龄组622例,占12.64%;≥61岁年龄组584例,占11.87%。如图2。本组病人以16~45岁青壮年最多,其中相当部分病人系交通事故伤或其他意外事故伤,也有部分系打架斗殴致伤。这与该年龄组病人户外活动多或从事建筑业等易出现意外伤的劳动有关。
1.3 急诊入院时间分布 8~18时2158例,占43.84%;18~24时1902例,占38.64%;0~8时862例,占17.51%。如图3。
1.4 疾病构成 按我院现有科室分科情况进行分类,具体病例数及所占百分比如图4所示。
2 分析与护理管理
2.1 急诊入院病人的年龄、疾病特点 本组内科急诊入院病人平均年龄为47.4岁,多见于中年、老年人,以心脑血管疾病、消化、呼级系疾病为主,而老年患者正处于“人生脆弱期”,在患某一疾病的同时常拌有其它器官疾病。外科急诊入院病人平均年龄为33.1岁,多为青壮年,以急腹症、创伤多见。由于急救知识的不断普及,使得一些原先可能死于院前的急诊患者也被送入医院。因此,急诊病人不仅病情急、危重、复杂多变,而且具有数量大、随机性强,病种多、涉及范围广等特点。能否及时、准确、高效率、高质量地抢救各种急诊危重病人是衡量一个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医疗护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2.2 根据急诊入院规律合理安排护理工作 急诊入院有两条途径:一是依靠普通门诊和急诊室,二是仅依靠急诊室。从本组资料来看,夜间入院以18~24时为高峰期,占全天急诊入院人数的38.64%。而夜班护士不仅要完成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工作,而且要随时准备接收新病人,配合医生抢救。因此,急诊室增派小夜班(18~24时),手术室增派机动班以增强夜班护理力量;同时临床各科室护士长夜查房,以协助、指导急诊入院病人的护理,对保证夜间护理任务的顺利完成、提高急诊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2.3 制定落实急诊护理管理措施,提高急诊护理水平 急诊抢救工作质量的优劣,重危病人抢救成功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抢救人员的素质和必要的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应采取如下几项措施:
2.3.1 培训护士 护理部组织各科室护士到相关科室轮转,时间为3~6个月,以便掌握有关急诊病人的护理。特别对于定编在急诊室的护士,均应经过专门的复苏训练,能熟练进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心外按摩、电除颤等操作。
2.3.2 管好抢救药品及器材 对抢救药品、器材做到定位放置,定期检查并呈备用状态,一律不准外借,用后及时补齐。
2.3.3 备用急诊床 各科室每天至少备1~2张急诊床,这样可避免因加床造成病房管理混乱,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2.3.4 坚持护理查房 以平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主要对象,对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操作等进行护理质量查房,不断提高急诊护理水平。
上一个医学论文: 护理矛盾的分析与处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护理文件书写问题分析与对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