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自我防护 |
|
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自我防护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人们不仅充分认识了疾病治疗的重要性,更充分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非典”、禽流感、爱滋病、甲、乙、丙肝炎等传染性疾病流行、爆发和蔓延之时,医学界乃至全社会,愈加重视预防这一极其重要的环节,而且对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也开始重视起来。护理人员是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多数的操作都是由护士来实施的。下面就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以及自我防护谈几点意见。
1 职业危害因素
1.1 社会心理学因素
1.1.1 社会上重医轻护,对护理人员的不尊重,使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不高,思想消沉。
1.1.2 护理人员长期接受以往的组织管理,处于被动从属地位,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防范意识差。
1.1.3 碍于人情,执行非正规操作,出现意外情况。
1.1.4 护理人员编制偏低,频繁倒夜班,劳动强度大,疲劳,饮食不规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如失眠、便秘、心律失常。
1.1.5 护理人员绝大多数为女性,处于不同生理时期的紧张、疲惫以及家庭中承担的角色所带来的压力而对工作产生的影响。
1.2 工作环境因素
1.2.1 接触的工作环境是病人集中的场所,操作中存在危害因素,如有毒、有害物质,部分消毒剂,化疗药物,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采集的各种标本,物品洗刷、冲洗浸泡,操作时锐利器械的损伤等等。
1.2.2 消毒隔离处理不严格,不到位,或未知疾病传播途径及控制方法等的潜在因素。
1.2.3 各种仪器、设备使用和操作中带来的危害。
2 自我防护措施
2.1 自觉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道德素质和较强慎独精神。
2.2 严格遵守各项操作,拒绝人情操作。
2.3 加强服务态度,用人性化的服务对待每位患者,避免出现生、冷、硬、顶,而采用熟、暖、软、顺。熟:就是待病人如亲人、家人一样,暖:就是对待病人要热情,周到细致,让患者体验到亲情般的温暖。软:说话温和,操作轻稳,遇抢救忙而不乱。顺:遇到急躁或无理的病人不正面应对,不与其发生争执,而是采取婉转的方式,因势利导,使病人能够尽快消除不愉快的心理,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患者正确认识护理工作,以赢得病人、家属的尊重和理解。
2.4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注意劳逸结合,规律饮食,合理调整营养。
2.5 消除心理疲惫、紧张,可适当参加一些文体、社会活动,与上级、医生、护士、工人保持良好的共事关系,心情愉快。
2.6 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的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学习和掌握新发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掌握 并良好运用有效的防护手段和措施。
2.7 在接触、使用、处理锐利器械时要掌握运用正确手段, 避免其致伤,致伤后及时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并注射相应的疫苗和破伤风抗毒素。
2.8 接触和处理污血、污物、分泌物、排泄物时要穿好工作衣,戴好手套 、帽子、口罩 ,以免污染或溅到手、脸、眼等处。
2.9 在配制和使用消毒液前要明确消毒剂的性质,配制方法,使用方法,注意事项,防止对人的近期和远期伤害。
2.10 对工作环境要保持清洁、安静,调整好温度、湿度及光线,防止和减少噪音,各类物品摆放整齐,保持一个令人轻松愉快,洁净的工作氛围。
2.11 遇特殊和传染性疾病要使用特殊配备的防护用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
2.12 正确使用用于化疗的专用防护设备,并要及时清理化疗盛装器、操作台及废弃物,及时通风换气。
2.13 护士要保持正确的站立姿势,这样不但保持了护理人员的形象,同时也有利于减轻疲劳。在处理重物,如供应室下收 、下送时, 更要避免扭伤、摔伤的发生。
2.14 在使用各类治疗、护理、抢救器械设备时,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防止漏油、爆炸、砸伤性事件的发生。
护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是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劳动,琐碎、繁杂,涉及面广,操作性强,存在的潜在危害也就相对较多,除了做好职业危害的自我防护外, 医院也应该加强法律教育组织学习、培训,尊重护士,爱护护士,依法管理护士,落[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慢性浅表性胃炎病情反复的原因观察及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脑膜炎型护理28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