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包囊虫摘除术护理体会 |
|
肝包囊虫摘除术护理体会
肝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是由于细粒球绦虫人体,包虫病的终末宿主主要是狗,中间宿主是羊、马、猪、人等。成虫寄生在狗的小肠内,虫卵随粪便排出。因高原牧区由于受特殊自然环境,生活习惯,家畜接触,爱吃生肉,饮生水,缺乏个人卫生,后既被感染,虫卵在胃及十二指肠经消化作用,六钩幼脱壳而出,穿入小肠壁而达门静脉系统内,进入肝脏约70%~80%停留在肝脏内,所以说肝包虫病发病率高,近期牧区要求入院治疗越来越多,我院外科一年收治肝包虫病20例的护理体会。
1 一般资料 31例中女性22例占71%,男性9例占29%,年龄最小9岁,最大63岁,20~40岁发病率高占58%。
2 临床手术前护理
2.1 做好心理护理 手术对病人来说是较强烈的精神应激源,这种应激源的刺激下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甚至出现心理反应,焦虑,恐惧,抑郁所以认真做好术前教育,耐心讲解有关手术的意义,方法、目的,加强患者的情感交流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消除恐惧,焦虑,抑郁心理,增强接受手术的核心决心,使平衡的心情配合治疗。
2.2 休息 入院后注意休息,避免囊肿部位穿撞击导致囊肿破裂,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的症状。
2.3 配合做好术前必要的辅助检查,B超,心电图,三大常规胸部怕,片,生化全套,做包囊虫液皮内试验,用包虫囊液滤去头节经高压灭菌后作抗原液,生理盐水稀释1:100,取0.1毫升作皮试验15~20分钟后观察,注射部位出现大于2cm的红晕丘诊为阳性,迟缓反应6~24小时后出现阳性。
2.4 胃肠道的准备 术前12小时禁食,6小时禁水,以防止麻醉或手术过程中呕吐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按医嘱按置胃管及尿管。
3 术后护理
3.1 评估麻醉恢复情况,未清醒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与分泌物吸入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醒及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有利于血液循环并增加肺的潮气量,减轻腹部的张力使病人舒适可腹腔渗血渗液流注盆腔,避免形成隔下脓肿。
3.2 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麻醉未清醒前每15~30分钟观察BP,P,R,清醒后每2~3小时观察生命体征,如有收缩压大于90毫米汞柱,脉搏小于110次/分,立即报告医生。特别是囊肿内囊感染者内囊摘除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如有持续高热,剧烈腹部胀痛,提示囊内积液继发感染,立即报告医生处理,行穿刺或切开引术。
3.3 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勿移位,有引流管者,脱散固定,防止脱落,观察记录引流的颜色,性质,量,每日更换引流袋,防止逆行感染。术后2~3日肠蠕动恢复后开始给流质饮食,以后逐渐改为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半流质饮食。
4 出院指导
4.1 加强对家畜的管理和检疫,狗粪应加强管理,防止污染水源及食物。
4.2 不食用生的家畜内脏,生水及未煮熟的食物。
4.3 养成良好的饭前便后洗手,与家畜接触后亦应洗手。
参考文献
1.姚梅芳.实用外科护理.西藏医学杂志,2002;23(5)
上一个医学论文: 护士长在减轻ICU新护士工作压力中的作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碘伏和百多邦联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护理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