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结核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
|
肺结核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肺结核病人由患病时间长,抵抗力降低,治疗护理繁杂,极易产生合并症肺内感染,我科自2000年以来共收治肺结核病人247例,其中合并上呼吸道感染51例,比2000年以前有明显降低,除相应的药物治疗外,我们将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防止院内感染,以预防为重保持病房清洁卫生,空气新鲜,定期通风换气及紫外线循环风的应用,在换气时注意病人保温,保持室温12℃~20℃,保持湿度65%~70%,紫外线每日消毒2次,严格执行灭菌技术操作,吸疾管采取一次性使用,操作时灭菌镍子挟,持入咽喉至气道,及时更换吸痰瓶,氧气表和氧气导管采用0.5%次氯酸钠侵泡消毒,湿化瓶采用浸泡或熏蒸法,瓶内蒸溜水每日更换,减少配护,探视人员防止交叉感染,更换体位,侧卧时自下而上均匀扣指,促进体位排痰,做为口腔护理,盐水棉签擦试,口唇涂裂剂并敷盖无菌沙布,并及时更换。
2 彻底清除气道内痰液
采用气管内置管痰法,此法吸痰插入深,排痰完全彻底,减少了吸痰管多次经上鼻道鼻咽腔,插入气管时,反复提插局部的刺激,使病人平静,耐受良好,无呛咳,脉搏、血压、呼吸均平衡,体温37℃~40℃呼吸不规则,每分钟20次~50次,脉搏每分钟85次~180次,痰多,明显痰鸣音,肺部听诊明显湿罗音,痰培养阳性10例分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或多种致病菌感染,经用药有46例体温下降,痰量减少,肺炎迅速好转,其它5例经过相适应的治疗,护理后病情逐渐好转。
3 气管内注药 在气管内置管吸痰基础上,或采用纤维等气管镜,为使肺部得到高浓度抗生素,通过吸痰管或纤维与气管镜定时带入较高浓度抗生素如菌必治、庆大酶素,α-糜蛋白酶等,具有抗菌湿化气道,稀释痰液,使痰易于吸出而保持气道通畅作用。
4 雾化吸入 肺结核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大多呼吸深快,张口呼吸致使呼吸道粘膜干燥,痰液浓缩,易结痂,不仅排痰困难,且吸痰也很困难,给予每4小时~6小时雾化吸入1次,每次20分钟,对于痰多且稠病人效果良好。
5 痰致病菌培养 常规3日连续痰培养,发现致病菌及时报告采用适当抗生素治疗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通过护理工作实践,我们采用常规护理和专科护理措施,及高度责任心,使肺结核合并肺内感染的治愈率相应提高,感染率逐步下降,为病人痊愈创造了重要条件。
上一个医学论文: 早期介入康复护理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中风康复期的中医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