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 |
|
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1/3有高血压。老年人动脉硬化丧失了弹性,血管阻力增高引起高血压。老年人高血压中一部分是由成年高血压延续而来,另一部分是因动脉粥样硬化,弹性减退,收缩压升高而来。重视对高血压防治,可降低脑卒中、心衰、心肌梗塞的发病率。通过对我科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观察和护理,现将其特点及护理总述如下。
1 特点 以收缩期高血压为多;血压易受季节、气候变化、情绪变化、体力负荷、体位性变化而波动。早期无明显症或仅出现轻微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乏力、心悸等症状。血压越高,持续时间越久,危害越严重。长期重症高血压可加重动脉硬化,引起冠心病和肾功能损害。而脑出血是老年重症高血压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2 护理
2.1 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睡眠 去除日常生活中引起血压波动的因素如劳累、紧张、激动等,保持乐观精神,培养业余爱好如赏花养鸟,书法画画,听轻松音乐等以静心宁神,还可参加下棋,跳舞等活动以疏通紧张情绪。冬季注意防寒保暖。
2.2 加强生活指导,宣传早期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性 老年人养成规律生活,坚持适量运动如慢跑、散步、气功等,应以运动后每分钟心率不超过170减岁数为宜。
2.3 对肥胖者应适当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提倡四少一多,即少油、糖、盐、热量,多运动。戒烟酒、浓茶、以喝少量清淡绿茶为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含钾、钙、镁多的食物,如橘子、香蕉、牛奶、谷类、豆类、绿叶蔬菜、海产品等。
2.4 用药的护理 老年人用降压药剂量不宜过大,一般为常用量的1/2或1/3,必要时逐渐增加。应用利尿剂时,要及时补充钾盐。忌乱用药及用过猛降压药物及不按时按量服药,睡眠前不宜用降压药。注意用药后血压变化的观察,嘱病人起床前动作缓慢,防止位置性低血压。
后鼻孔填塞术治疗严重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之一,出血往往反复发生,需要经各种不同的止血处理才能得以治愈。虽然绝大多数各种部位鼻出血经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均可治愈,但还是有一些鼻出血患者需经后鼻孔填塞后方可止血。我科近5年来收治严重后鼻孔出血患者58例,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8例,男37例,女21例,年龄38~75岁,平均52岁,其中伴有高血压者42例,BP210~140/140~95mmHg。全部患者均收住院治疗,行前后鼻孔填塞止血配合抗感染、止血及对症治疗,8例患者在取出填塞物再次出血后做第2次填塞,均痊愈出院。
2 护理体会 通过对58例患者的全程护理,总结出护理中应注意的几方面问题。
2.1 接诊患者中的护理 后鼻孔严重出血的患者,一般情况下已自行止血处理,无效后才急来专科求治,且患者年龄多偏大,就诊时通常精神紧张、焦虑,甚至恐惧,因此护理人员应镇静自若,稳定患者情绪,立即进行处理,取得患者信任,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安排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如有休克取平卧位,并立即通知医生,做好鼻腔填塞的各项准备,协助医生立即行止血处理。患者血压下降、头晕、面色苍白并口渴及乏力,说明出血大约在500毫升左右,如果患者血压继续下降、冷汗淋漓并有脉速无力的表现,说明出血量在500~1000毫升左右,收缩压低于11Kpa时,说明出血量已达到血容量的1/4,已处于休克状态,应立即开通静脉通道,输血补液及时纠正休克。填塞止血时,动作要迅速而有条不紊,切忌不紧不慢,动作拖拉,使患者产生对他不重视的想法,增加患者的恐惧心理。
2.2 生命体征的观察 这类患者留院观察治疗期间,应严格监测体温、脉搏及血压,尤其是血压,血压仍较低,说明止血不彻底,出血在继续,应及时通知医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有高血压病史者,最好在填塞前行血压测量,了解血压情况,为系统的内科治疗提供参考。有部分高血压患者,因出血引起精神紧张、恐惧、血压会更高,在行填塞时,剧痛可使血压进一步升高,有突然形成脑血管意外的可能,因此填塞前测量血压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患者可能有轻度的反应性发热,如体温较高或持续时间较长,常有继发感染的可能,可为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
2.3 心理护理 严重鼻出血患者及家属心情都非常紧张、恐惧和不安。由于精神高度紧张会使肾素[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关于产后抑郁症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青霉素使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