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干预对预防静脉炎发生的探讨 |
|
中药外敷的护理干预
2.3.1 黄莲黄柏浸出液湿敷局部渗漏组织,水温为40度,每天两次,次2030 分钟,5天为一疗程。红肿消失,疼痛减轻。血管弹性较前恢复。黄莲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散瘀软坚、消肿、止痛之功能,局部湿敷后可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消瘀、散结、消肿、止痛的目的[6]。
2.3.2 鲜芦荟汁外敷,将鲜芦荟汁沿血管走行均匀敷于炎症部位,46次/d,也可在每天在穿刺部位用芦荟汁涂抹12次/d,起预防作用。
2.3.3 红归酊外敷,在炎症的血管外用红归酊湿敷1小时,4次/d或定期外擦,每 24h1次,47d可治愈,治疗各种静脉炎。尤其是化学药物引起的静脉炎疗效好。总有效率达100%[7]。2.3.4 龙珠软膏外敷,清洁局部皮肤后,待干,将药膏均匀涂抹患处及周围皮肤, 23次/d,疗程13d,治疗浅表性静脉炎13例,总有效率达92%[8]。
3 论述 治疗静脉炎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主要收集了临床上取材方便,价格低廉, 配制简单,操作方便,又容易掌握的多种防治方法,经过临床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方法在静脉炎的预防性护理干预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能够指导临床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对于延长血管的使用寿命,有切实有效的预防作用。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是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刘足荣.乙醇湿敷预防大剂量氟脲嘧啶灌注化疗所致静脉炎[J].护理学杂志,2002;17(9):677~678
2,3.刘雨村,刘丽萍,刘精华,等.硝酸甘油溶液外敷减轻多巴胺对周围组织损伤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21~22 4.施庆芳,智睿.山莨菪碱扩张局部皮肤浅表血管防护甘露醇所致静脉损伤[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6):49
5.董叶丽.油硫酸镁乳剂治外周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1;16(11):647
6.夏梅,秦志英.黄莲黄柏浸出液湿敷治疗渗漏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9):52
7.张广清,叶苑琼,刘朝阳,等.红归酊治疗输液引起的静脉炎[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895 8.许敬,吴燕,王巧玲.龙珠软膏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1;16(10):635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门诊常见外科感染的换药及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静脉输注紫杉醇的观察与护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