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诊常见外科感染的换药及护理 |
|
感染观察及换药方法 感染较深,切口周围明显红肿时应拆除该处缝线,甚至用镊、钳撑开切口处皮肤和皮下组织,敞开引流脓液。对于感染伤口,根据创面大小、深度、分泌物的量、性状、创缘和创底组织变化,肉芽生长情况,结合细菌培养结果,体温变化,血常规改变,明确致病菌种类,处理时先以碘酊棉球、乙醇棉球由外向内擦拭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再以生理盐水棉球沾吸除去创口内的分泌物及脓液,较深时用镊子伸入脓腔尽量去除脓液。以盐水棉球清洁伤口中央到边缘,反复数次。坏死组织较多时用优锁尔液湿敷或清洁;肉芽水肿时宜用3%~5%高渗氯化钠湿敷,绿脓杆菌感染伤口,可用0.5%苯氧乙醇、磺胺嘧啶银软膏等。据创面、伤口情况选用引流物,浅部伤口常用凡士林或石腊油纱布;伤口较小而深时,应将凡士林纱条送达创口底部,但不可堵塞外口,个别小的引流口需再切开扩大。由于肉芽组织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一般无需在局部使用抗菌药物。
5 急性乳腺炎 乳房出现痛性硬块,表面皮肤红热(深部脓肿可不明显)数天后硬块软化形成脓肿,出现波动感。脓肿可破溃向体外排出脓汗。
5.1 乳房炎症早期应热敷,用抗生素控制局部炎症,预防全身感染及减轻全身中毒症状。5.2 改善乳汁淤积,教会或协助病人应用吸乳器排出乳汁 允许哺乳时,注意保持乳头清洁,观察乳汁颜色,必要时检查乳汁内是否存在细菌,以避免婴儿患胃肠炎。对于感染严重或脓肿引流后并发乳瘘者,可口服乙烯雌酚药物,停止泌乳。
5.2.1 乳房炎形成脓肿后应沿乳腺走向切开引流,挤出大量脓性分泌物,及时引流,排空乳汁,防止细菌继续繁殖。
5.2.2 用镊子将无菌生理盐水棉球撕成条状,以便深入到脓腔处,注意各面都要清洗彻底,制氯胺T引流纱条或庆大霉素8u单位加生理盐水等量浸湿纱条伸入腔底引流,并留引流条在外口,盖以无菌纱布,嘱病人使用较宽松棉质内衣,以免加压堵塞伤口不利伤口肉芽组织生长,一般换药两周期间引流条应视肉芽生长情况适量剪小,置放时不宜太挤应轻填入伤口,留有少许空间,以利伤口愈合,3~4周可痊愈。
6 其他感染伤口 如擦伤后的创面感染,应仔细清洗,清除脓液及浅层坏死组织,并盖以无菌凡士林纱布,于再次换药时小心揭下,视创面肉芽生长情况最后撒上氯霉素粉以利干燥愈合。脸部的擦伤可用新洁尔灭,生理盐水擦拭。另外甲沟炎行拔甲术后应隔日换药,注意止血,及时更换敷料,创面出现分泌物时应及时清除,观察指、趾末端循环是否良好,甲床是否平整,盖以凡士林纱布,外撒氯霉素粉外层为干燥无菌纱布包裹,如为真菌感染可外擦抗真菌药物,如达克宁(硝酸咪康唑乳膏)等。隔2日~3日换药,二星期后无需再用凡士林纱布,可让其自行生长指甲,换药期间嘱病人勿穿过紧鞋子,注意局部清洁、干燥。
参考文献
1. 黎沾良.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妇科腹腔镜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护理干预对预防静脉炎发生的探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