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镜鼻胆管引流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
|
动,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施行经皮椎体成形术配合观察护理,治疗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强化椎体、镇痛,恢复功能作用。措施得当,安全可靠。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临床应用 护理
经皮椎体成形术(简称PV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及椎体肿瘤的一种微创手术。我院自2005年6月~2006年3月10个月间对34例34个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同时配合观察护理,临床应用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2005年6月~2006年3月我院脊柱外科对34例34个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其中男性2例。女性32例,年龄在42岁~83岁之间,平均67岁。术前均有跌伤或扭伤史,有不同程度腰背部疼痛。按疼痛的数字分级法分级,0级(无痛)无、1级(轻度疼痛)2例、2级(中度疼痛)22例、3级(重度疼痛)10例。
2 方法
2.1 手术方法 术前所有病例均行X线、CT或MRI检查,了解椎体后壁的完整性,术后均行X线检查,部分病例术前行CT三维重建。手术在手术室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取俯卧位,常规消毒,局麻后使用带芯骨穿针经椎弓根旁入路到达靶目标,注射非离子造影剂(欧乃派克)10ML,观察椎体静脉回流情况,决定注射速度和时机,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调成糊状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注射至椎体,移除套管针,穿刺点消毒无菌敷料包扎。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及宣教 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针对每个患者的心理给予安慰,告诉患者此手术是微刨手术,痛苦很小。简单介绍手术方法、术中的不适和术后效果。宜讲成功病例,让病人与术后患者交流,消除其顾虑、树立信心、配合手术。
3.1.2 常规指导及准备 术前饮食应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灌肠。术晨禁食水,术区备皮,保持皮肤清洁,做好各种皮试。评价疼痛程度并给予相应处理。
3.2 术中护理 术中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建立静脉通道,输入药物及液体。协助调配PMMA浓度。
3.3 术后护理
3.3.1 术后平卧2小时,因骨水泥通常在1小时内会达到它最高强度的90%,术后1~3天应尽量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3.3.2 第1个小时内每15分钟进行一次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感觉、肌力)监测,接着第2个小时内每30分钟监测一次。必要时第3、4小时各监测一次,同时观察排尿情况。
3.3.3 术后及术后2小时分别记录疼痛等级
3.3.4 术后2小时可进水,以后多食高纤维素食物。
3.3.5 无菌敷料覆盖手术部位24小时,局部应保持清洁干燥48小时。48小时后局部无红肿、渗液不需再做特殊处理。
3.3.6 疼痛通常在术后4~48小时后减轻,这期间应做好心理安慰,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
3.3.7 术后1~7天观察评价对PVP的反应,无特殊可出院 出院指导包括:根据骨质疏松程度应用阻止骨丢失药物、补钙及维生素D,改变生活运动习惯,以防止以后的骨质疏松性骨折。
4 并发症的预防 据资料报道并发症发生率<1%。一般有一过性疼痛加重、一过性发热、脊柱感染、神经根症状,脊髓压迫、有症状的肺栓塞、出血。预防主要是加强无菌操作、选择正确入路、正确注射PMMA、术中术后加强观察与护理。
5 结论 在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当中,每年约有30%的人因骨质疏松发生骨折,尤其更年期后的妇女骨量丢失增快,发生骨折的几率更高。以往对骨质疏松性骨折采取卧床休息、药物治疗、内固定手术治疗。卧床休息时间长,药物对症治疗效果不佳,内固定手术风险高、痛苦大。长期卧床更加重了骨质疏松,并且易引发肺不张,肺炎、深静脉栓塞形成和肺栓塞等致命的并发症。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34个椎体注射PMMA并经观察与护理均取得良好疗效。术后复查X线均无渗漏,无一例并发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红花注射液临床过敏1例介绍 下一个医学论文: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