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剖宫产术后护理新措施的研究


剖宫产术后护理新措施的研究  摘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何时开始取随意卧位有利于促进乳汁分泌、肛门排气、提高产妇舒适度。方法:选择2004年7月~2005年2月本院12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根据入院号为单号者60例产妇为观察组,在产妇剖宫产术后入病房头垫枕头平卧后早期采取随意卧位,即侧卧、平卧、左右半侧卧位、低半卧位,术后按产妇意愿选择。同时以入院号为双号者60例产妇为对照组,常规术后去枕平卧6~8h后随意体位。观察两组产妇主观舒适度、肛门排气时间、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结果:观察组主观舒适度、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早期随意卧位使产妇更舒适,肠蠕动恢复更快,乳汁分泌更早。 关键词  剖宫产  术后卧位  舒适  排气  泌乳    剖宫产由于平卧时间较长,容易出现腰背酸痛,感觉不舒服。为此,我们于2004年7月~2005年2月对120例剖产产妇术后早期采取随卧位进行观察,旨在探讨产妇的主观舒适度、肛门排气时间、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从而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增加母乳喂养率,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住院期间120例剖宫产的产妇,根据入院号尾数单号者60例产妇为观察组,双号者60例产妇为对照组。2组年龄、孕周、胎产次无明显差异。均排除严重妊娠并发症者。 1.2  方法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后入病房头垫枕头平卧2h后,护士帮助产妇早期翻身并详细指导家属。根据产妇的意愿选择体位,翻身时应先将腹带包好创口,以免活动时牵扯皮肤引起创口疼痛。①半侧卧位。仰卧位是人的前胸部、腹部、膝部向上,而半侧卧位介于侧卧位与仰卧位之间。体位要求使产妇重力支点在肩胛带及髂骨后侧,下臂置于身前,肘弯曲,上腿膝关节及髂关节弯曲,下腿略微弯曲。上臂置于胸前。产妇后背及肩部用一长枕支托,以防肢体外转。②侧卧位。产妇左或右侧卧,两手臂向前,膝关节及髂关节弯曲,上面的腿较下面的腿弯曲度大,身体重力支点在髂骨及肩胛骨上。③低半卧位。将床头抬高15~30°,注意曲度不宜过大。其他则参考仰卧位。对照组剖宫产产妇术后入病房,常规去枕平卧6h后可随意体位。 1.3  观察指标  自拟舒适量表将产妇的主观舒适度划分为4个等级:1级舒适,2级比较舒适,3级略感舒适,4级不适。将卧位的起始时间设为0,并在2、4、6、8h分别观察,并请产妇根据主观感觉选择舒适等级,并观察产妇肛门排气时间、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 2  结果 2.1  组卧位主观舒适度平均取值见表1。 表12组卧位各时间段主观舒适度等级平均值 组别    例数  02h  4h  6h  8h 观察组  60  01.32.22.53.2 对照组  60  01.42.53.22.7     根据秩和检验,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观察组较对照组卧位更舒适(其中卧位起始时间为0,观察组术后2h开始翻身,对照组术后6h开始翻身,每组产妇每2h观察其主观感觉舒适度)。 2.2  组肛门排气时间、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比较见表2。 表22组肛门排气时间、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均数±标准差,小时) 组别  例数  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  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  泌乳时间 观察组6019.4±4.937.07±3.429.6±3.7 对照组6024.9±4.338.10±3.828.8+4.0 t  6.57  1.5713.08 p    <0.01    >0.05  <0.01 3  护理   3.1  心理护理  护理学认为,舒适是没有病痛折磨、心情愉悦、精神放松的良好体验,任何破坏这种状态的因素都可以造成不舒适[1]。随着现代护理学观念的更新,找出不舒适的原因,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探讨
    改良式子宫被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
    剖宫产术应用单叶产钳助产对新生儿窒息
    剖宫产并卵巢肿瘤切除术73例报告
    高原地区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剖宫产术围
    关于剖宫产留置导尿两种放尿方法的临床
    正确合理指导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
    上海市20年剖宫产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 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 例临床分析
    B Lynch缝合术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
    宫腔填塞纱条与B Lynch缝扎术在治疗剖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12例分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