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例股骨颈骨折螺纹钉内固定术后并发肺栓塞的护理 |
|
进胃肠功能恢复,监测液体出入量,及时抽血检验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防止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2.3.7 防止各种并发症,每日2次口腔护理 持续导尿管给予膀胱冲洗,结合应用有效抗生素,防止尿路感染;骨折肢体在妥善固定的基础上,按时翻身、拍背、按摩受压部位皮肤,避免坠积性肺炎及褥疮的发生;按时被动活动四肢,按摩肌肉,使肢体处于功能位,防止足下垂。
2.4 溶栓及抗凝治疗的护理 尿激酶首次100万U静脉注射,继以每小时20万持续静脉泵入,溶栓停后用肝素钠维持7天左右,在溶栓及抗凝治疗过程中,要准确调整注射泵的推注速度,出现报警要立即查找原因排除故障,同时尿激酶不得用酸性液体稀释,以免药效下降且溶解后易失活,因此应现配现用。
溶栓及抗凝治疗的主要副作用是出血,应仔细观察口腔黏膜,牙龈有无出血,有无头痛、眩晕、恶心、呕吐、黑便等,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碰撞,尽量避免皮下、皮内、肌肉及静脉穿刺,尤其是血气分析,避免在股动脉采血,采血后加压按压,定期复查血小板,监测血凝分析,预防出血。
2.5 一般护理要点
2.5.1 止痛 由于病变累及胸膜,致患者有时胸痛难忍,根据患者病情我们给予口服强痛定,必要时肌注度冷丁以缓解疼痛,并使之镇静以降低耗氧量,减轻呼吸困难。
2.5.2 休息 肺栓塞患者在应用肝素治疗期间需要绝对卧床休息,防止栓子脱落出现再栓塞,卧床时间为14日左右(根据资料报道栓子形成30天后开始自溶,应用抗凝药14日后可完全溶解)。
2.5.3 通便 患者卧床时间长,括动受限而肠蠕动减慢,加之精神紧张,床上排便不习惯等因素而致,可给口服导泻液,使用开塞露并根据其胃、结肠反射功能,协助患者养成饭后半小时排便的习惯,讲解床上排便及多吃蔬菜水果的重要性。
2.5.4 饮食 以减少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为目的,不吸烟,减少脂类、糖类食品的摄入以控制肥胖,多吃含植物纤维丰富的食品,保持大便通畅。
2.5.5 皮肤 由于病人病情重不允许过多翻身,应置病人于智能按摩床垫上,加强骨突处的按摩或局部使用减压贴。
体完全的放松或手术后肢体制动阶段。据报道,手术中给病人进行被动的脚部活动和周期性按摩腿部肌肉可减少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率。手术中还应注意肢体的抬高,应保持下肢与地平线成15°角,有人建议应略抬高后脚跟以防止对于腓肠肌的压迫,手术后让病人尽早活动,可以从被动的肢体活动开始,护士可以为术后病人进行肢体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的形成。
2.6 心理护理 因患者呼吸困难,需绝对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经济紧张,患者表现为精神紧张、焦虑、恐惧,所以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情绪稳定,减轻神经体液反应对肺动脉和肺血管的不良刺激,减少耗氧量,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3 分析 Virchow提出静脉血栓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流滞缓、血管内膜损伤、高凝状态[3],肺动脉栓塞的栓子95%以上来自下肢深静脉和盆腔静脉,长期卧床、手术后、老年人、心脏病患者、下肢静脉炎易发生肺动脉栓塞。
3.1 手术时间及体位 Mciachins用静脉造影术的方法证实长时间在手术台上躺着的患者,下肢静脉瓣易于发生淤血性血栓巢穴。
3.2 外科手术创伤致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外科手术可引起机体许多生理反应,手术中紧张、焦虑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这均可使血液粘度增高[4],Harvcry-Kemble等发现一般手术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平均升高93%,这种升高的峰值通常发生在术后第4天[4],纤维蛋白原增多,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因此易发生血液凝固,也易发生血栓,形成栓塞,另外麻醉下静脉壁平滑肌松弛使内皮细胞受牵张而胶原纤维暴露,也是手术后易发生深静脉栓塞的重要原因之一。
3.3 手术后长时间卧床 长时间卧床是血栓形成的易患因素,在上述诸因素的基础上发生肺栓塞的可能性更大。
4 体会 股骨颈骨折螺纹钉内固定术后并发肺动脉栓塞虽然在临床上很少见,但后果严重,通过该患者的抢救,我们体会到对有隐患因素的病例在完成常规护理外,还应特别注意:术前加强体位训练,床上排便训练,保持良好心境,减轻焦虑、恐惧情绪等,并把检查血液粘滞度列为常规项目;术后,加强定时在床上作下肢的主动或被动运动,虽然对术后患者卧床休息时间的长短与下床活动、劳动的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1例破伤风抗毒素致迟发过敏反应的护理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1例头孢噻肟钠致过敏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