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产妇在产褥期的健康教育体会


             产妇在产褥期的健康教育体会               产褥期是指产后42天内,这一时期非常重要,为了使产妇尽快进入母亲角色,承担起养育婴儿的重任,提高产妇自我护理和对婴儿护理的能力,就必须做好产褥期健康教育。我科自2000年以来为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满足产妇需要,根据我们医院的条件,在科室人员紧张、资金不足、住院环境差以及基层医院所面对的产妇大部份是来自农村和山区,我们对产褥期护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对产褥期产妇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不仅提高产妇自我护理的能力,还提高了社会效益,现总结如下: 1  教育的方法  自制健康教育宣传单,把所需要教育的内容全部列出,形成一定的格式,打印成文字,作为产褥期专用健康教育宣传单,由责任护士每天下午2点到床边分别对当日分娩后的产妇发放宣传单,同时对每一位产妇进行宣教,讲解宣传单内的内容,重点放在目前产妇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上。 2  教育的内容 2.1  饮食指导  服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含铁剂饮食,应进食一定的蔬菜水果,防偏食或进食过量,应少吃多餐、夜间加餐1次,多喝汤,忌食酸辣过冷或过硬食物及含酒类饮食。多进食含粗纤维多的食物,预防产后便秘便结。 2.2  休息指导  产后最初24小时应卧床休息,病情无特殊,24小时后下床活动,以促进恶露排出,有利于子宫复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盆腔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有利于产后机体恢复。避免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以防发生子宫脱垂。 2.3  自我护理方法指导 2.3.1  产后4h要自行排尿,避免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不利于恶露排出。排尿困难时采取下列措施,首先解除害怕排尿引起会阴伤口疼痛的思想顾虑,其次热敷下腹部并按摩,听水滴声诱导排尿,上述方法失败后行导尿。 2.3.2  子宫复旧  产后10日子宫降入骨盆腔内,宫缩痛属正常,但多见于经产妇。 2.3.3  褥汗  产褥早期,皮肤排泄功能旺盛,排出大量汗液,以夜间睡眠和初醒时更明显,不属病变,产后1周内自行好转。 2.3.4  恶露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无臭味,血性恶露持续3日,逐渐转为浆液性恶露,约2周变为白色恶露,一般持续3周干净,如异常需就诊。 2.3.5  产后健身操  拆线后伤口不疼痛,可做健身操,平卧双腿交替抬起可增强腹肌能力。仰卧起坐可锻炼骨盆底肌及筋膜的缩肛动作。产后2周开始做胸膝卧位,可预防和纠正子宫后倾。以上动作每日3次,每次15分钟。 2.4  母乳喂养指导  母乳是最方便、安全、经济新鲜不变质的天然食物,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产后无特殊,分娩后要求喂母乳,原则是按需哺乳。 2.5  婴儿护理指导  新生儿乳腺肿大及女婴阴道少许流血,是由于母体雌激素刺激引起,无需特殊处理。新生儿黄疸,生后2~3天出现,4~5日最明显,7~14日自然消退,婴儿一般情况好无需处理。新生儿睡眠时保持侧卧位,以防呕吐胃内容物引起吸入性肺炎。 2.6  计划生育指导  产褥期禁忌性交,产后42天应采取避孕措施。顺产后3个月不管月经是否来潮到我院门诊放环,剖宫产满6个月放环。 2.7  出院指导  产后42天带婴儿到我院妇产科门诊复诊(做一次全面检查)。如发现会阴伤口或腹部伤口有红、肿、热、痛、阴道流血增多、恶露异常、发热时应随时就诊。保持居室空气新鲜、流通、夏季注意开窗通风,降低室温,防止中暑,冬天取暖不可紧闭门窗,以防一氧化碳中毒。 3  效果  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我科护理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在实施健康教育中对我们护士也是一个再提高的过程,不仅要掌握基础和专科知识,还要有心理学,预防医学等方面的知识,从中锻炼了我们自己,使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增强产妇自我护理和对婴儿护理的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体感诱发电位和感觉神经电位在产瘫诊治
    浅谈助产护士对临产妇女的心理干预
    产妇与新生儿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
    上海市20年剖宫产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产妇心理与心理干预探讨
    基于B S模式孕产妇和婴幼儿营养计算软
    临床路径在择期剖宫产术产妇中的应用
    剖宫产术后产妇腰痛及其它不适症状消退
    探讨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的关系
    研究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的关系
    浅探 细节 目标管理在产科手术中的应用
    关于产妇分娩痛实施护理干预的探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