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 |
|
鼻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既可因鼻腔本身病变引起,也可因全身疾病引起,轻者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贫血、休克、甚至死亡。健康教育贯穿于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各个阶段,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我科对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住院治疗的216例鼻出血患者实施了健康教育,收效良好,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16例鼻出血患者中男131例,女85例,40岁以上183例,儿童9例,高血压并发鼻出血167例。
2 教育方式 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选择适宜的教育方式,我科采用以下教育方式。
2.1 讲解与文字卡片相结合 将相关的疾病知识、饮食指导等写成卡片,分阶段指导病人学习,对其中重点内容加以解释。
2.2 随机性教育 根据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的健康问题,利用每一次接触患者的机会将健康知识教给患者。
2.3 答疑式教育 通过交谈、了解患者希望得到的健康知识,以讲解或书面的解答方式进行教育。
3 教育内容
3.1 入院教育 鼻出血患者多为急诊入院,护士迅速地配合医生进行救治的同时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患者因出血而紧张、恐惧,护士要用温和的语言向其说明保持情绪稳定对治疗、预防出血的重要性。鼻出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鼻腔填塞止血,行鼻腔填塞止血时,应安慰、体贴病人,耐心解释鼻腔填塞最直接、有效的止血措施,使患者及家属能积极配合鼻腔填塞止血。填塞后嘱病人不可自行取出鼻腔填塞物,防止引起再次出血。
3.2 住院期间教育 ①鼻出血的相关疾病知识:鼻出血患者入院前多数已反复出血数次,尤其是高血压鼻出血病人出血次数较多。患者对行鼻腔填塞时的疼痛感到紧张,恐惧、对治疗缺乏信心。反复明显的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情绪变化时,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平衡失调以至不能正常行使调节和控制皮层下中枢活动的功能,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舒缩血管中枢传出以缩血管的冲动占优势,从而使小动脉收缩,周围血管阻力上升,血压上升[1],易引起鼻再出血。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维持正常血压,避免因情绪波动引起鼻腔再出血。鼻腔填塞止血后指导患者张口呼吸,多饮水,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保持大便通畅。②饮食指导:鼻腔填塞止血后宜进温冷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稀饭等。高血压并发鼻出血的病人鼻止血后指导其多吃降压、降脂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芹菜、胡萝卜、黄瓜、绿豆、牛奶等。忌食所有过咸食物及腌制品,蛤贝类,皮蛋及含钠高的食物等。卷烟、烈性酒、浓茶、咖啡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均在禁忌之列[2]。鼻腔反复出血导致贫血者,应注意补充营养,进食营养丰富易于消化食物如鸡汤、排骨汤、蒸鸡蛋等,少量多餐、纠正贫血。③用药宣教:根据患者个体用药情况不同,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用药的目的,所用药物的特性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其认识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密切配合药物治疗。嘱患者用药后如有不适,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3.3 出院前教育 鼻出血患者出院前教育内容主要有:①近期内勿用力擤鼻涕,勿剧烈运动及过度兴奋,以防鼻腔再出血。②出院后如突发鼻出血时,简易止血方法为:用拇指和食指紧压鼻翼两侧10~15mm,同时冷敷鼻部、额部、颈部、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并及时到医院就诊。③保持鼻腔清洁、湿润,尤其在冬春两季,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勿用手抠鼻。④禁食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积极预防便秘。儿童患者不偏食,挑食。⑤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服药,定期监测血压,预防鼻出血,心脑肾等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十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285
2.蔡东联,陈新年.实用营养手册.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720~721
上一个医学论文: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 下一个医学论文: 产妇在产褥期的健康教育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