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 |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已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对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负担。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旨在帮助患者及家属有效掌握糖尿病的有关知识,积极参与、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
1 心理指导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及其预后,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目前尚不能根治,但可防可治,因此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饮食指导 饮食疗法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治疗措施,使患者认识到饮食疗法的重要性。
2.1 饮食治疗的目的 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高血糖、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
2.2 理想体重的计算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2.3 制订总热量 成人休息状态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给予热量105~125.5KJ,轻体力劳动 125.2~146 KJ,中体力劳动 146~167 KJ,重体力劳动 167 KJ以上。儿童、孕妇、营养不良和消瘦以及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应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
2.4 三大营养物质所占比例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各占饮食总热量的50~60%、15%、30%。
2.5 合理分配 三餐各占比例1/5、2/5、2/5,四餐各占比例1/7、2/7、2/7、2/7。
3 运动指导 适当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指导患者根据病情进行有规律的合适运动,如慢跑、打太极拳等,应遵循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的原则,运动宜在餐后进行,量不宜过大,持续时间不宜过长。
4 用药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药物的用法、用量及使用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行胰岛素治疗时应在饭前半小时注射,必须按时进餐,抽取胰岛素剂量要准确,注射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经常更换注射部位。无论是口服药物还是注射胰岛素,必须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5 自我监测与预防并发症的指导 无论是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均应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如果控制不理想,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应教会患者自我监测血糖和尿糖的方法,教会患者识别正常值,及时识别并发症。
5.1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有 酮症酸中毒(1型糖尿病):血糖明显升高,尿中出现酮体,血气有酸中毒,严重者昏迷,抢救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非酮症高渗性昏迷(2型糖尿病):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异常升高,但尿中可不出现酮体,血渗透压升高,容易昏迷、死亡。
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的一种并发症。轻度低血糖时可有心慌、手抖、饥饿、出冷汗等表现。严重时可昏迷、甚至死亡。
5.2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是由于血糖长期控制不好,日积月累而引起的一种改变,包括大血管、微血管和神经病变,可使人们健康水平和劳动能力大大下降。甚至造成残废或过早死亡。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脑大血管病变。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上一个医学论文: 人性化护理计生技术服务中的实施 下一个医学论文: 鼻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