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护理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
|
心理护理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化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过去那种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不再能够满足临床的需求及现代化医学科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化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越来越多的被医患所认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心理护理的概念 心理护理是在护理全过程中护理人员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掌握病人的心理状况,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以其言语和行为影响和改变病人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提高病人认识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进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或向健康的方向去发展[1]。
2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心理问题 患者多因病情重、病程长、反复发作造成经济负担加重、生活质量下降而产生抑郁、焦虑、恐惧、悲观、绝望等心理,因此,我们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改善不良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以达到疾病控制的目的。
3 护理措施
3.1 稳定情绪 开朗心态:此类患者为患病早期或者病情较轻的患者。由于病人角色退化及对自身疾病知识的匮乏,对于治疗和疾病预后的担心,患者表现为焦虑不安、情绪波动或陷于痛苦之中,因此,在接诊时护士态度要和蔼,语言关爱,使患者放松紧张情绪。在治疗过程中,讲解肾脏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帮助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调动其主观积极性,通过护士专业性指导,使患者掌握一些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在治疗过程中向患者讲解愉快的情致对于机体有利的方面,同时根据患者爱好加以引导,例:看书、听音乐等,让其在健康的文化娱乐中调动积极因素,使其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时接受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3.2 抑郁、焦虑、 恐惧心态 由于患者心理素质差,无法面对自己患病的事实或因了解疾病的转归及其他不良刺激所造成,表现为:精神紧张、恐惧、束手无策、烦躁不安、忧心忡忡,对外界刺激敏感、易激动、反应强烈,对此类患者尽可能减少不良刺激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护理时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真诚和蔼的态度对待患者,指导其自我心理调节,稳定心态、控制情绪,教其释放心理压力的方法,例:读一些人物传记方面的书籍,或听音乐、深呼吸等,同时通过医院治疗过的疗效显著的典型病历介绍(录象或者文字性材料),使其正视自己的病情,相信医院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护士操作时动作娴熟、轻柔、快捷,这样减轻患者因治疗带来的痛苦,减轻因就医引起的恐惧心理,使其对医护产生强烈的信任感,对治疗起积极作用
3.3 悲观、失望、易激惹、抗拒心理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此类病人占大多数。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生活质量急剧下降,正常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认为自己是一个废人,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对生活失去信心,情绪低落、消极、脾气古怪。对于此类患者护士要有高度责任心、同情心,要以真诚的服务取得患者的信赖,要倾听他们的倾诉,理解其疾苦,护士要用专业理论知识作好保护性解释,让患者能清楚认识到通过药物治疗,配合饮食调理及规律起居等,大多数患者病情可以明显好转,生活质量仍会改善并提高;帮助他们树立乐观正确的人生观,消除消极抗拒心理,以积极的心态正确面对疾病、配合治疗,消除悲观、失望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4 稳定家属情绪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病情重、病程长、反复发作,所花费用较高,家属压力增大,因既要承受治疗护理的劳累,又要维持家庭生活及工作,家属也易产生情绪不稳、暴躁,因此与家属的沟通协调十分必要,因其情绪直接影响到病人情绪变化,病人会因情绪变化致病情反复,造成治疗费用增加,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作好家属的心理疏导,稳定其情绪,是保证病人情绪稳定配合治疗的关键。
4 心理护理体会 护理是一门科学,它研究社会环境及人文环境改变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在临床护理中,我们采用个体、人性化全面的护理,对患者潜在的心理问题的反映作出诊断,并采取积极的心理治疗手段,对疾病的恢复起重要作用。加强心理护理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培养坚强、乐观的性格,增强治疗的信心,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树森.护理心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94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对临产妇实施心理护理的探讨 下一个医学论文: 肝癌病人的心理护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