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对临产妇实施心理护理的探讨

; 心理护理对产程的影响  观察组和对照组3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比较,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的比较 组别  第一产程时间(h)  第二产程时间(h)  第三产程时间(h)  总产程时间(h) 观察组7.00±3.31  0.66±0.31  0.13±0.127.80±3.36 对照组8.77±4.44  0.76±0.49  0.13±0.069.03±4.47   t值  2.77   1.52   0.16  2.98   P值  0.007   0.13    0.874  0.003 2.3  心理护理对产后出血的影响  两组阴道产产妇产后出血量进行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t=2.83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比较   组别  阴道产例数  平均出血量   观察组98  176.28±90.64   对照组64  234.68±155.57 3  讨论 3.1  产妇焦虑的心理  影响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1]。此外,社会因素\个体的精神状态对产力的正常发挥亦有一定的影响[2]。分娩虽然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是产妇要承受巨大的生理变化和心理精神刺激。她们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历尽300天的磨砺,带着极其复杂的心情步入陌生的环境,焦虑的心情随着宫缩而逐渐地加重,此时的产妇表现为烦躁、坐立不安、茶饭不思,有的还处在潜伏期就难以入睡,极度紧张,体力消耗过大,当进入第二产程时,就已力不从心,人为地造成产程延长,产后出血等症状。 3.2  心境状态的不同其态度不同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3]。积极、良好的心境有助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消沉的心境则使人消沉、丧志。有的产妇怕痛,特别是听到一些“前辈”的介绍,生不下来还要做剖腹产,白痛一场,不如一到医院就一刀解决,有的产妇怕对孩子的智力有影响等等心理。随着预产期的到来,宫缩逐渐加强,恐惧心理骤增。不同的文化修养、个性特征、心理状态的表现各异:有的哭闹不止,拒绝进食,不注意休息;有的默默不语,“严阵以待”,从而导致潜伏期或第一产程延长,胎头下降不好,宫颈水肿,甚至胎儿宫内窒息等。 当临产后的产妇踏入“洁白”的医院,进入待产室前。由于医院条件的限制和种种原因,一般不允许家人陪伴在身边。这时候的产妇犹如上战场一般,与家人依依不舍地告别,目光中充满了孤独、无力,好象失去了精神支柱。 3.3  产妇分娩时的情感  产妇在即将进入分娩室时的一瞬间所持有的情感,将直接影响到产妇能否顺利分娩,思想放松、充满自信、热切希望孩子诞生的情况下,一般都能够顺利地分娩出胎儿的。如果忧心忡忡、情绪低落、缺乏自信,那么,就有可能造成难产的机率升高。 美国密执安大学的研究表明,情绪不安的产妇远比情绪稳定的产妇阵痛的时间长[4]。 3.4  敏感、多疑、脆弱  临产中的产妇对周围事物非常敏感,细心揣摩医护人员的一举一动,关注着医护人员的每一次检查结果,也特别在乎丈夫及家人,特别是婆婆对她的态度,害怕自己生女孩,丈夫及家人对自己不好。产前忧虑、担心、恐惧、都会造成产后出血。所以护理人员要掌握三大原则,即接受原则、支持原则、保证原则。分娩过程给予她们鼓励、信心,使她们能够通过医护人员的语言配合完成分娩过程。那么要求护理人员接受相关知识的培训,以同情、关心、亲切的态度,耐心听取产妇的想法和自我感受,取得产妇的信赖和支持,增强产妇的信心和安全感。   掌握产妇的心理状态,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尤其对消极、恐惧、失去信心的产妇。你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窃窃私语都可以使产妇失去信心,所以支持语言要有科学依据、坚定不移、充满信心 3.5  保护隐私与尊重  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暴露产妇身体检查时,都会首先拉上围帘与外界隔离,尽量做到暴露最小面积。同时产妇进入待产室后,个人爱好、习惯依然受到尊重。如抱枕、饰物随时伴随其身边,使产妇即使在分娩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浅谈助产护士对临产妇女的心理干预
    临产后应用镇静及麻醉剂对乳汁分泌的影
    产妇与新生儿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
    上海市20年剖宫产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产妇心理与心理干预探讨
    采用PDCA法对临床实习护生管理的体会
    基于B S模式孕产妇和婴幼儿营养计算软
    恒磁场对临床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
    临床路径在择期剖宫产术产妇中的应用
    剖宫产术后产妇腰痛及其它不适症状消退
    探讨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的关系
    研究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的关系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