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工作中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防护 |
|
污染的针头刺伤,应立即挤出伤口的血液,然后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再用碘酒、酒精消毒。预防保护越早越好,如是被乙、丙肝患者污染的针头刺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抽血检查,如被HIM阳性患者污染的针头刺伤,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HIV抗体,同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预防,在一个对照试验中证实了使用齐多夫定,来进行预防保护可减少80%的感染率,使用最新的抗逆转录病毒药可能会更有效,在伤后48小时内进行三联预防用药: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蛋白酶抑制剂(PI)。并注意定期进行检查。
在护理工作中虽然普遍存在针刺伤情况,但通过防护意识的提高,防护措施的加强,针刺伤是可以减少和避免的。
参考文献
1.李红梅,李文涛编译.尚顺贞审校.减少护理工作中的意外针刺伤.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1):7~8
2.应菊素,徐国英,王晶,等.急诊护士对针刺伤的认知及针刺伤后心理状态的调整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204~205
3.E1ise MB,lan TW,Craig NS,et al.Risk and Management of Blood-Borne Infections in Health Care Workers.Clinical Microbi-ologr Reriews,2000;13(3):385~407
4.Dennis JE.Guide to needlestick Prevention devices.Home Healthcare Nurse,2001;19(6):348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产后家庭访视对产妇的效果评价 下一个医学论文: 对临产妇实施心理护理的探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