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护理工作中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防护


           护理工作中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防护          关键词  护理人员  针刺伤  防护     自从卫生部颁发《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以来,各医院对控制医院内感染工作更加重视,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能够做到消毒、毁形和无害化处理。但医院管理部门对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造成血源传播性疾病重视的还不够,我们护理人员自己对针刺伤的危害认识也不足,防护意识也很淡薄。针刺伤是护理人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危害[1]。有关资料报道急诊室工作的454名被调查者1年中有410名受伤,受伤率为90.3%[2],儿科护士受伤率高达91%,在护理工作者中有2.5%的HIV感染病例和40%的乙肝丙肝感染病例都源于意外针刺伤。因此,对针刺伤不可忽视,针刺伤的防护工作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1  原因分析 1.1  医院管理部门对针刺伤重视不够  控制医院内感染只是防止病人出现交叉感染、医源性感染,强调一人一针一管制,很少甚至没有提出避免或减少防止针刺伤的具体措施。对护理人员教育不够,新上岗护士培训时,总是一些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专业知识及技能,没有针刺伤的防护知识。 1.2  护理人员自身防护意识差  多数护理人员能认识到针刺伤后最严重的结果是感染血源传播性疾病,但对感染几率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感染几率很小,针刺伤一般只是刺疼一下无所谓,不必小题大做。因此工作中掉以轻心不注意防护。实际上至少20种病原体可以通过针刺伤传播,HIV的感染机率为0.3%,HBV的感染机率为6%~30%,HCV的感染机率为1.8%[3]。 1.3  工作繁忙、技术不熟练  各医院普遍存在护理人员缺编现象,护理工作繁忙,责任重大,经常倒班,生活无规律,工作中要求精力高度集中,因此极易产生疲劳。在超负荷状态下应激反应能力差,再加上技术不熟练,必然导致工作中的忙乱,而易发生针刺伤。 1.4  护理操作不规范  在拔出针的护帽、加药、套回针的护帽时易发生针刺伤,尤其是将用过的针头套回针的护帽时危险性更大;针头放置不当,遗弃在不耐刺的容器中;用过的注射器未及时处理针头,意外针刺伤易发生的时间窗是针头从病人体内拔出到针头被丢弃或被永久套上保护套这段时间[4],现在大多数医院已使用了专用针头收集盒,可都是把盒放在治疗室,护士给病人拔针后到把针头放入收集盒这段时间意外发生碰撞也是针刺伤的常见原因;针头毁形不规范,大部分护士是用剪刀剪断针头,也有的护士直接用手折断,这样是极不安全的。2  防护 2.1  首先医院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  制定出具体的防护措施,对护理人员加强教育,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针刺伤的危害,并掌握预防针刺伤的方法。对易造成针刺伤的工作人群进行乙肝免疫疫苗注射,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针刺伤和针刺伤后造成的危害。 2.2  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防护意识的培养  要充分认识、重视针刺伤后会造成的严重后果,不能存有侥幸心理。一旦发生针刺伤要正确处理,操作中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要认真细心的去完成,不但要保护好病人不受医源性感染,也要对自己高度负责。 2.3  合理配备护理人员  避免超负荷工作,加强护理人员技术操作能力的训练,使他们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能,并注意心理素质的培养,只有这样,工作中才能得心应手,做到忙而不乱。 2.4  护理操作规范化  制定出统一的预防针刺伤的操作规程,在护理操作过程中,要小心预防针刺伤,对用过的针头切勿再回套针帽,确实需要套针帽时应使用单手回套针帽的方法,绝对禁止双手操作。 2.5  缩短易发生针刺伤的时间窗  美国职业安全保障和健康管理组织(OSHA)对利器收集箱的配置做了详细的规定,利器收集箱应放置在利器使用的地方,以便于用过的针头可以马上放入[4]。在美国利器收集箱已成为每个病房的必备物品之一。因此建议在病房床旁配备专用的针头收集盒,使护士拔针后能立即放入。收集后送往固定地点进行焚烧无害化处理。 2.6  发生针刺伤的应急程序  护理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如果不慎被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应用于护理诊断的探
    中医院实施整体护理的难点与对策
    也谈护理文书的改革
    时间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护理质量查房在整体护理中的实施与作用
    有关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诊断临床应用探讨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
    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
    西北军队医院开展整体护理的难点及对策
    母婴同室实施整体护理的探讨
    系统化整体护理责任护士的素质要求
    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经纤支镜行瘤体注药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