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及护理 |
|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及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采用牵引、频谱、针刺、药物离子导入、神经根阻滞等非手术疗法进行综合治疗,配合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206例病人治愈142例,好转45例,无效19例,有效率为90.78%。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采用非手术疗法,可明显改善症状,疗效较好。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非手术治疗 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腰腿痛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它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逐渐退化髓核含水量减少而失去弹性,在外力作用下,如弯腰提重物时,椎间盘后部压力增加容易发生纤维环破裂和髓核向后外突出。少数患者腰部着凉后,引起肌肉张力增高,导致椎间盘内压升高,促使已退行性变的椎间盘突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增大,本病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我科采用牵引、频谱照射、针刺、药物离子导入、神经根阻滞等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在治疗中,给病人以必要的指导,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206例病人,男119例,女87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5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0年。所有病例均经X线、CT扫描或MRI检查确诊。
1.2 治疗方法
1.2.1 牵引 采用仰卧位,缚好牵引带,重量为体重的1/3~1/2,无不适症状后每日逐渐加量,以病人感觉舒适,可耐受为宜,每日1次,每次30min,10天为1疗程。
1.2.2 针刺加频谱照射 取阿是穴、腰夹脊穴、环跳、秩边、阳陵泉、委中、承山、悬钟、昆仑,同时频谱照射腰部,每次30min,每日1次,14天为1疗程。
1.2.3 药物离子导入 采用河南天盛电子产 IV 型药物离子导入仪,将中药垫置于电极板上放于病人腰部选择机内存储处方,每次40min,每日1次。
1.2.4 神经根阻滞 2%利多卡因5ml,醋酸曲安奈德40mg,生理盐水ml,VitB1100mg,VitB120.5mg。每周1次,连续2~3次。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完全消失,工作和生活恢复正常;好转:症状明显减轻,偶有轻微腰困,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病人由于出现腰腿疼痛、活动障碍、睡眠形态紊乱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会产生紧张、焦虑、烦躁等心理变化。护理人员要针对病人的不良情绪给予心理支持,及时疏导,耐心解释,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与病人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
2.2 临床护理
2.2.1 卧床休息的患者,向患者解释卧床休息的必要性,一般采用木板床,褥垫的软硬、厚薄应适度,一般采取仰卧位,髋及膝关节保持一定的屈曲度。可用三节床给予调节,饮食以清淡、高纤维素食物为主,防止便秘。鼓励患者下床大小便,介绍直线翻身及侧身起床的方法。
2.2.2 腰椎牵引的护理 协助病人仰卧于牵引床,松开衣领及裤扣,解下腰带及佩带物品,将上衣从裤子里拉出放平,然后缚牵引带。上牵引带缚于肋弓稍下,下牵引带缚于髋骨以上,以防滑脱,帮助病人整平衣裤以免不适。牵引带松紧以不影响病人呼吸为度。嘱病人深呼吸以放松肌肉,牵引力度以病人感觉腰部绷紧可以耐受为宜。特别注意的是放松时应逐渐减轻拉力,边放边询问病人感受,以免腰部突然放松加重疼痛。牵引完毕,嘱病人平卧30min。
2.2.3 针刺、频谱照射的护理 协助病人取俯卧位,下腹部及踝部垫软枕,使病人舒适且便于取穴,暴露适度,注意保暖。配合针灸医生针刺完毕后记录针数,将频谱仪照射于腰部,距离皮肤30~40cm,计时。治疗过程中不断询问、观察,防止烫伤。对年龄偏大及感觉障碍的病人尤应注意。
2.2.4&nbs[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护士在职教育和职业认可度调查与对策 下一个医学论文: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健康教育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