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食管癌患者呼吸道管理的研究与进展 |
|
有关食管癌患者呼吸道管理的研究与进展
关键词 食管癌 呼吸道 管理
食管癌(carcinoma of esophagus)是我国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食管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点,我国华北三省、四川和广东等省都有明显高于周围地区的高发区域。我国食管癌的死亡率14.57/10万,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1]。手术治疗为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法,而手术前后呼吸道的管理是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影响手术成败的重要环节之一。近年来,国内外护理学者就此问题做了大量研究,现综述如下。
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食管癌病人对进行性加重的进食困难、日渐减轻的体重而焦虑不安;对所患疾病的认识不够;对手术有恐惧心理;对手术成功与否及术后生活质量疑虑重重。因而表现出明显的情绪低落、失眠和食欲下降。韦力瑜[2]认为入院后就应根据整体护理的要求详细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病情变化、思想情绪,同情理解患者的痛苦,尊重其人格,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在生活上多给予关心照顾,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良好的信任感,并告诉患者食管癌根治术可提高生存质量,列举手术成功的例子。同时动员家属多鼓励、安慰患者,使患者对手术治疗充满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
1.2 口腔护理 加强口腔清洁,嘱患者早晚刷牙。顾兴凤认为[3]进食困难者应给予灭滴灵或链霉素口服液,0.02%呋喃西林液加3%双氧水(1:7)漱口,每日3次,以净化口腔,防止感染。
1.3 呼吸道准备 食管癌患者多为中老年男性,大多有长期吸烟史,所以应力劝其戒烟,加强排痰,进行呼吸功能锻炼。①有效咳嗽训练:指导正确的咳嗽体位与咳嗽方法。李林霞[4]等研究认为;坐位咳嗽时身体稍向前弯腰盘腿;侧卧位咳嗽时取屈膝卧位,进行深呼吸后,利用呼吸肌动力作用同时伸舌张口,放松喉部肌肉,以便排出气体,达到有效咳嗽,如此反复,每日至少两次,每次约15分钟,一般患者均能掌握。②深呼吸训练:住院后,应鼓励患者做缓慢尽力的深呼吸,游泳宜[5]研究认为:宜在吸气末停滞1~2秒后缓慢呼气,每分钟以8~12次为宜,每日3~4次,每次10~15分钟。注意患者的腹部是否“吸鼓呼瘪”。③束胸训练:陈苗芳[6]等研究认为:可使用绷带绑住患者胸部,松紧度以患者不感到憋气、呼吸困难为宜,以制造术后的生理环境,使患者增加手术的耐受能力和适应性。
2 术后护理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王绍惠[7]认为术后患者在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时,应确保气管插管位置正确并通畅。根据患者呼吸情况、血气分析参数调整呼吸机参数,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已拔除气管内插管的患者,观察其呼吸情况。胸廓呼吸运动是否对称、呼吸形态、有无呼吸困难和紫绀等;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术后由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严重阻碍了痰液清除。根据痰液性质,采取有效的祛痰排痰措施,分泌物多和咳嗽无力者给予吸痰,呼吸状况无改善者在支气管镜下吸痰;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术后24小时内,每隔1~2小时叫醒患者咳嗽作深呼吸,同时给其翻身排背。
2.2 合理氧疗 余森洋[8]研究认为:外科损伤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损伤的部位,胸部及上腹部损伤往往影响膈肌和肋间肌功能,并使其运动减弱,而膈肌运动占人体肺活量的60%以上,因此将导致患者肺容量(VC)和功能残气量(FRC)的下降,易产生呼吸功能不全及低氧血症。术后应给予患者足够的氧气吸入,监测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根据检查结果,调节给氧方式和浓度,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
2.3 肺功能锻炼 食管癌术后患者麻醉清醒后,护士鼓励并协助其深呼吸锻炼肺功能。待生命体征平稳,改为半坐卧位,并配合有效咳嗽排痰,李林霞[9]等总结出鼓、转、拍、雾、吸一系列措施。①鼓:鼓励咳嗽排痰,用手紧压刀口,在呼气瞬间压迫胸廓,用力咯痰。陈苗芳[10]等总结的方法为:患者咳嗽时,护士一手指压在患者胸骨切迹上气管前壁以刺激咳嗽反射,另一手用力压在患者腹部(增加腹压),咳嗽一停止,即松手,随着患者咳嗽,手一松一压,促使附在气管上的粘痰排出;或患者咳嗽时[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妇产科护士的培养和使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由普鲁卡因试验引发的护理管理思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