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护理操作教学方法与评价标准的改进

理人才除了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外,还必须要具有处理复杂临床问题的能力、与人有效合作的能力、独立获取信息和自学的能力及评判性思维的能力等[3]。而评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考与反思的过程是我们获取其他能力的关键。为此,我们在护理操作教学中,首先要求护生掌握现行的正规操作,并在练习中悟出其合理性。而当她们掌握正规操作后,即鼓励护生质疑、求新、求异,尤其当面对临床上广泛运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时应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并引导他们在遵守原则的基础上挖掘潜能,自行设计,合理创新。 3  培养人文服务意识 3.1  目前状况  随着医院由技术竞争向服务竞争的转变,人文关怀服务正成为现代医学文明和现代医院的重要标志[4]。但现行的护理操作训练普遍注重操作程序与过程,而忽视了人文服务意识。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面对的是身心困扰的患者,他们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也非常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 3.2  改进措施  根据目前状况,我们在操作训练过程中,在遵守规范化、程序化的同时,注意贯穿以病人为中心的主题,注意培养护生温馨护理与人文服务意识,注意培养她们尊重患者生命、健康、人格和权利,同时注意将护理美学融入各项操作技能训练中,并有意识锻炼她们的沟通技巧。 4  评价标准  4.1  现行评价标准  护理基础操作评价标准是对护生护理操作训练效果的评价标准,它不仅要有“鉴定”作用,还应有“导向”和“激励”功能,但传统的评价标准是用“一把尺子”来评价所有学生,且只注重操作程序和技术上的完美,而忽略了患者的需求和感受,缺乏非技术评价等综合评价内容,从而造成操作过于程序化,导致护生进入临床后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期,甚至认为学校所学与真正临床护理工作有较大差异。 4.2  改进后的评价标准  原有的护理基础操作评价标准是前人经验的结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为此,我们保留了原有护理基础操作评价标准,但将其分值改为70分,并在原有的评价标准基础上加入了仪容、仪表、语言、体态、解释沟通、整理床单、用物处理等非技术内容,使改进后的评价标准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护理观。此外,扣分标准也不象过去那么机械、教条,但若在操作中违反原则、制度,则加大扣分分值,从而使护生更加注重将原则、制度贯穿于各项操作的始末;此外,新的评价标准还对护生操作的熟练程度及查对制度的落实进行了要求;除此之外,新的评价标准还鼓励护生在不违反操作原则的基础上探索简化操作程序,大胆创新。改进后的评价标准,打破了“一刀切”模式,采用“合格加特长”的标准来衡量护生,它不但适应了整体护理的需要,也更有利于让护生在操作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因人施护,全方位地满足患者的需要,同时有利于培养护生的应变及创新能力。 4.3  评语评价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评价时应注意评语评价,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好的评语,不仅能指导护生扬长避短,完善自我,而且对护生的学习、生活都有积极影响,且也体现了教师对护生的人文关怀。因此,教师在评价时应该尽量从欣赏的角度出发,及时发现她们的闪光点给予激励性评价,同时注意鼓励她们展示自我,超越自我,最终让她们以友善、亲切、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服务于患者。 参考文献 1.田永峰.关于基础护理操作教学方法的探讨.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1;11(4):64 2.殷磊.护理学基础.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9 3.肖灿华,刘军红.培养护士批判性思维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迫切性.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304~305 4.陈谷霖,梅赣红,杨玉兰,等.强化护理本科是生人文服务技能的实践.中华护理教育,2005;2(4):152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应用于护理诊断的探
    中医院实施整体护理的难点与对策
    也谈护理文书的改革
    时间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护理质量查房在整体护理中的实施与作用
    有关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诊断临床应用探讨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
    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
    西北军队医院开展整体护理的难点及对策
    母婴同室实施整体护理的探讨
    系统化整体护理责任护士的素质要求
    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经纤支镜行瘤体注药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