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护士临床培训的分析与体会 |
|
行促进,以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其次针对护士对社区卫生服务认识不深的特点,采用大讲课和专家讲座的形式进行补足,对健康生活方式和合理膳食等可采用讲课、发放资料和对具体居民进行示范性演示来教育;再次针对不同护士存在的实际问题如和居民的交流技巧,则定期进行个案讨论和研究,集思广益。力求及时解决各种问题,并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大家的参与意识,发挥个人价值观,寻求最佳方案。积极获取多方支持,不断完善在职护士培训计划,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3 培训的内容与方法 广泛收集各种与社区服务工作相关的书籍资料,分阶段进行学习,每周一次以上或随机指导,内容多样:有护理学、行为学、营养学、社会学、健康教育学及相关书报杂志、新知识、新业务等。学习语言沟通的技巧,独立应对各种咨询的内涵,过硬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目的是提升知识层面,提高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转变服务理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体现人性关怀。要达到预期目的,教授者必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博览群书,以言传身教的形式,做好模范表率作用。注重培养和体验教育,缩小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注重教授各种专业技能的方法,注重提高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训练到教育,从熟练地执行家庭护理到“学习思考改进”的护理,从因人施教到探究学习,改进工作流程,从健康教育到调研居民需求上着手,注意人性管理与社区教育并行去培养社区护士。在熟悉社区工作的基础上灌输真诚服务、微笑服务、星级服务的理念,并付诸于行动。对有意向做社区护理工作的在职护士给予继续教育机会,对他们进行全科知识能力的培养,学习社区卫生服务的技能,包括康复指导、心理咨询、特殊人群保健、临终关怀等内容,使能胜任社区护理工作,履行社区护士职责。
4 结果 经过两年的临床培训整顿,现在全部护士参与了护理大专在读,基本达到全科护士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她们的形象素质、服务理念、职业操守、敬业精神有了质的改变,2004年征询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7%。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树立了良好的口碑,真正外树了形象,内强了素质。
5 讨论
5.1 社区护士的素质要求 由于社区护理工作范围广,覆盖面大,社区护士要完成各种角色的工作任务,而且大部分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由护士独立去完成的。因此,社区护士所具备的素质与条件一般相对高些,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除了要有丰富的学识、工作经验和娴熟的技能,还要有敏捷的观察能力及护理评估能力,具有良好的品质和真诚的服务态度。她们必须通过教育与经验的积累,具备综合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人际沟通和协作能力、健康宣教能力、计划管理能力,懂得通过反思学习总结经验,不断自我完善。
5.2 社区护士在职培训的必要性 随着人口老龄化、医学模式及疾病谱的改变,社区需要高技能、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建立一支实用型的社区护理队伍,将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为特殊人群提供综合、协调、方便,可及的基层卫生服务,对社区护士的护理人文知识及护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护士更新观念,拓宽理化知识,通过各种渠道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工作内容应从对个体的疾病护理扩展到对家庭、群体和社区的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要拓展社区护理工作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在职护士的临床培训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吴红.护理应尽快走向社区.社区医学杂志,2004;6(2):53~54
2.刘纯艳.社区护理学.第一版.湖南科学出版社,2001.9(1)
3.周久红.目前我国社区护理的困扰与对策.中国全科医学,2004;11(7):805~806
4.孙全珍,胡丽平,康明村.对全科护理的思考.中国全科医学,2004;13(7):990
5.刘永红,刘文婷,陈春彦.再培养的社区护士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效果调查.中国全科医学,2004;13(7):991~993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对策 下一个医学论文: 护理操作教学方法与评价标准的改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