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对社区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
|
浅谈对社区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摘要 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了糖尿病现代治疗的5个要点,分别为: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由此可见,糖尿病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基本的治疗措施之一。通过对社区糖尿病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掌握饮食疗法、体育锻炼的具体措施及服用降糖药的注意事项,学会监测尿糖和血糖,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充分的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坚持治疗,有效的控制疾病,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主要介绍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关键词 护理学 社区 糖尿病 健康教育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加,据权威的资料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3~4%,城市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是继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杀手。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手段,因此,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的好坏、糖尿病教育知识了解的多少,与病人的生命质量息息相关。然而我国糖尿病病人普遍不重视自身病情的控制,对自我管理、自我保健的知识缺乏了解,留有较多的隐患,引发多种并发症,导致残疾或过早死亡。因此,加强对社区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对减轻和避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将对社区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的内容介绍如下。
1 基本知识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和(或)相对不足,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伴有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与遗传、自身免疫及环境因素有关。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晚期常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而危及病人的生命。
1.1 高危人群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肥胖者;运动少者;工作压力大,长期精神紧张者;女性有分娩巨大胎儿史(即新生儿出生体重>4Kg)者或曾患妊娠期糖尿病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者;曾有过高血糖或尿糖阳性者。
1.2 临床特征 为血糖增高、尿糖出现、葡萄糖耐量减低。
1.3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1.4 糖尿病分型及特点1型糖尿病:青少年起病者,起病急,症状明显,有酮症酸中毒的倾向;成人起病者发病较缓,症状隐匿,一些患者仅有轻度的高血糖,在感染或其他的应激情况下迅速恶化,发展为严重的高血糖,最终需用胰岛素进行治疗。2型糖尿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起病缓慢、隐匿,常因慢性并发症、伴发病或于健康体检时发现,多数患者不需要依赖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其他还有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胰腺疾病、损伤、药物或化学物质作用、激素作用、某些遗传病、胰岛素受体病变等导致的糖尿病及妊娠期糖尿病。
2 健康教育的目标 使血糖达到并接近正常水平,消除症状或延缓并发症。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满足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需求,并在饮食、运动、用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心理调节等方面进行主动的调控,增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我保健能力。
3 科学饮食
3.1 原则 控制总热量,使体重达到并维持标准水平,限制脂肪的摄入,适量选择优质蛋白,减少或禁忌单糖或双糖的食物;平衡膳食,食物选择应多样,谷类是基础,多吃粗粮、蔬菜等高纤维的食物;减少盐的摄入,烹调时使用植物油;坚持少量多餐,定食、定量、定餐;多饮水、限制饮酒。
3.2 总热量需要 成人休息状态下105~125.5KJ/Kg/日;轻体力劳动125.5~146KJ/Kg/日;中体力劳动146~167KJ/Kg/日;重体力劳动167KJ/Kg/日以上。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和消瘦及伴有消耗性疾病者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
3.3 饮食计划 热量50%~60%由碳水化合物提供,蛋白质成人0.8~1.2g/Kg/日;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和消瘦以及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可增至1.5~2.0g/Kg/日;脂肪占总热量的30%,每日胆固醇≤300mg;食钠量≤6g/日,伴高血压者≤3g/日。
3.4 合理分配 如为三餐可分配为1/5、2/5、2/5,或1/3、1/3、1/3;也可按4餐分配为1/7、2/7、2/7、2/7。
3.5 饮食疗法的误区
3.5.1 过度节食 一些患者懂得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因此过度节食或全素食,致营养素摄入不足,脂肪分解增强,代谢产物-酮体增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的生命。
3.5.2 限制饮水 有些患者疾病早期有口渴、多饮、多尿的症状,因此限制饮水,这是不妥的,口渴是因为葡萄糖从尿中排出时带走了大量的水分,所以,口渴就应该饮水[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难点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应用护理告知程序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