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化安全护理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
|
强化安全护理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摘要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更系统化、规范化、服务更广泛。在不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过程中,人们对自身健康保护意识及法律意识增强,更显得安全护理的重要性,因为安全护理与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因此更加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自觉运用法律意识约束自己,强化安全护理意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及专业技术技能,认真落实好各项护理措施,准确全面书写好各种护理文书,把安全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减少杜绝差错事故发生,才能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安全护理 护理质量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更系统化、规范化、服务更广泛。在不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过程中,人们对自身健康保护意识及法律意识的增强,就更显示了安全护理的重要性,因为安全护理与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稍微疏忽大意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而带来终身遗憾[1]。因此这就更加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自觉运用法律意识来约束自己,强化安全护理意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病人在治疗护理和康复过程中获得最佳身心安全,落实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笔者在多年的护理过程中就如何确保安全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1 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是落实安全护理的重要准则国际护理学会早在一九七三年国际护士道德守则中规定:护士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由此可见护理工作是保障人类健康长寿崇高而神圣的职业,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故护理人员必须自尊自爱,敬业爱岗,忠诚护理事业,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养成勤奋与“慎独”、敏捷和忠于职守的良好的医德品质,使安全护理始终保持最佳壮态。 因为护理工作中护理行为往往是一个人独立进行,服务对象又是千差万别的人,尤其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患儿和昏迷、神经精神障碍和思维紊乱、麻醉尚未清醒的病人,他们不会提出任何意见和要求,安全全靠护理人员认真仔细地观察和精心护理,护理行为正确与否,好与差只有医护单方认可,如为昏迷病人翻身、吸痰、口腔护理、配药剂量的准确性,各项操作是否按照常规遵守无菌原则完成,夜间巡视病人各项监测技术的时间性、准确性等,这些往往不易被人发现,这就要求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修养。自觉把责任感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2]。任何情况下忠于病人的健康利益,无论白天夜晚,有人监督与否,对病人尽心尽责,待病人如亲人,尊老爱幼,始终如一。 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情,不把个人任何不愉快的事带到工作中去,始终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做任何一项操作均要精力集中,专心致志。以谦虚谨慎、仪表端庄、动作轻巧、举止大方、作风正派来取得病人的信赖,使病人获得安全感。
2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是安全护理的关键 护理工作特点具有时间性、连续性、完整性、其衔接性强,集体性也强,如抢救治疗技术操作,有的几分钟就能完成,有的需要数天数月才能完成,从护患关系来看,医院中的病人二十四小时离不开护士,护理人员在护理病人过程中需要将所学知识,技术操作,护理常规,各项规章制度,观察病人的经验等用于临床,以确保护理质量。反之,护理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如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病房管理制度各项操作常规等都是长期临床经验的总结。如制度不全,组织管理不严,缺乏指导和监督,护理中有章不循,粗心大意,玩忽职守,都可造成大误,甚至危急病人生命。因此护理人员务必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1 正确执行医嘱 在执行每一项医嘱时,必须将药名、农度、剂量、用法看清、弄明白,不能凭经验想象办事,如有疑问一定要向医师问清楚,千万不能盲目执行。如曾经有过这样的报道:医嘱将25%硫酸美20ml口服错写成静脉注射,护理人员错误执行医嘱,造成病人死于高血美所致的呼吸麻痹[3]。难道这样的教训不够惨痛吗?故一定要正确执行医嘱,不能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如急危重病人需要抢救时,护理人员在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用后经医护双方核实无误后抄写在医嘱单上并签全名以示负责。
2.2 一丝不苟严[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浅议贫困县级医院的成本核算 下一个医学论文: 探讨影响护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原因与应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