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议贫困县级医院的成本核算 |
|
浅议贫困县级医院的成本核算
管理五要素:人、才、物、时间、信息是我们常说的话题。管理不是一句空话;选择管理职位,更不是选择当官。向管理要效益,是管理者的价值取向。医院中层管理人员就是为技术专家服务,为高层管理者服务,为病人服务的。医院经济体制的改革迫使医院内部经济运行中投入产出的管理产生重大变革,成本核算成为加速医院内部经济管理和建立完善的分配制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市场准入和赢得或占领市场的基本保证。作为护士长,成本管理的直接负责人,在党中央倡导“节约型社会”的时候,怎样加大成本管理的力度,值得思索。医院是社会的一大分子,特别贫困县级医院与我们同样很有必要再谈节约,融入“节约型社会”。
1 成本核算的做法
1.1 以科室为单位进行成本核算 制定科室材料、物资消耗定额并实行超额自负,节余提奖的核算方法。对各种直接费用全部进入科室成本。对医院的公共支出按比例分摊进入各个科室成本,降低消耗。但对科室发生的不可控制的费用成本,如临床、医技科室的水、电、洗涤、消毒等费用科室只能力求在用量上节约,若单价虚高,就会影响科室的利益,同时也失去了成本核算的严肃性。
1.2 严格控制卫生材料及业务费用的增长 卫生材料和业务费用是构成医疗成本的主要因素,要严格控制卫生材料等业务费用开支定额,定期检查卫生材料及业务费用开支预算情况,分析消耗原因,对构成业务费用的主要因素,水、电费的增长,作到按成本收费,对各种文笔纸张等费用严格控制;尽量压缩计划外开支。只有严格预算管理,严格卫生材料等领购制度和财务报销制度,才能达到控制其费用增长的目的。
1.3 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做好各种物品登记手续,定期核实,让固定资产最大限度的利用。科室及时办理固定资产报废手续是控制折旧费用和维修费用的关键。对固定资产管理要制定合理的请购制度,做到购置有计划,维修有依据。避免盲目投资和不必要的设备维修;加强对设备维修人员的培养,做好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对超过使用年限,经常需要维修的设备和无使用价值的设备,按程序报销,以达到控制折旧费用和维修费用增长的目的。
1.4 严格执行物资供应管理制度,不能随便采购和领用各种物质 对各种物质的采购、入库、出库按医院的规章制度办理。对计划外采购和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办理入库手续。
1.5 改革人事制度,严格控制人员增长,实行竞争上岗,转岗分流 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医院护士严重缺编,对护理人员的进出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准入制度,科室护理人员注意保持“塔行结构”的安排。在现有条件下,建立一支护理技术骨干队伍,培养全科护士,保证医院的应急任务。科室老同志进行专科培训,建立专科护士培训制度,开展护理会诊,节约人力资源,确保护理质量,有利于护理学科建设。
2 实施成本核算应注意
2.1 对于科室下达的费用定额,要经常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作必要的调整,尽快建立科学、规范的医院科室核算指标体系,以控制医疗成本,树立优质、高效、低耗的医院管理新思路。最近几年,很多医院基础管理谈得少,热衷于竞争战略、市场营销、资金运作等时新课题。县级医院的中层管理人员也应学一点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不能把医院等同于企业。医院医疗圈比较固定,运营比较稳定,但市场也需要调研,维护好病人市场,处理好与病人的关系。医院间的竞争,主要是阵地战,很少跨地区,更少跨省市。医院的生命力在于优质低价。强调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把病人的难处,把病人的需要作为服务的内容,把病人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服务的尺度。要建设什么档次的医院?如何实践优质低价服务,把赢利率控制在什么水平?加速高技术建设,要不要负债?把负债率控制在什么水平?要不要加快后勤服务社会化,扩大多种业务外包?如何加快人事制度改革等等均是医院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一个管理者,他代表的不仅仅是医院的利益,也代表社会的利益。因此,我们应为病人负责,作好成本管理。病人、医院一脉相传。医院有了病人,才会有发展,员工才不会失业。从市场规律的概率来讲,一个满意的病人,可以带来十个病人。有了病人,医院才会繁荣。
2.2 尽快采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这样可以简化核算程序,降低成本核算人员的工作量 也可保证成本核算内容真实、准确及时,医院领导也能准确掌握总成本、科室成本及相关[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密闭式排气法在手术室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强化安全护理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