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塑料输液瓶更换方法的研究 |
|
塑料输液瓶更换方法的研究
关键词 塑料输液瓶 排气管滴液
在临床上静脉输液已广泛采用塑料瓶装液体,在临床输液过程中,我发现使用常规方法更换塑料瓶装液体,往往会出现药液从排气管中溢出的现象,既影响药液剂量的准确,又易引起病人的不满,还可造成环境污染,有时甚至引起医患纠纷,针对这一现象,我进行了临床观察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05年1月~2005年6月在我院血液科住院并用塑料瓶装液体进行密闭式静脉输液的患者共300人,年龄6~85岁,所有患者每天更换塑料瓶液体大于2次。
1.2 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即同一受试者采用两种方法换瓶):常规方法更换输液瓶:直立瓶身,瓶口朝上插入输液器后随即倒立瓶身挂于输液架上。实验方法更换输液瓶:直立瓶身,瓶口朝上插入输液器后,操作者用双手握住瓶体轻轻挤压一下,使瓶中空气从输液器的排气管排出,使输液瓶内暂时负压状态,随即倒立瓶身挂于输液架上。两种方法均在麦非氏管内液体点滴通畅下观察输液器排气管滴液情况。
2 结果
表1 两种更换塑料瓶装液体方法效果比较 (n)
方法 总例数 排气管未滴液体 排气管滴液体
常规方法 300 100 200
实验方法 300 290 10
X2=66.69 P<0.01
经X2检验,实验方法与常规方法在更换液体时发生输液器排气管滴液体现象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绝大多数住院病人需要静脉给药,配药量大,往往在加入药液后没有向外抽空气或抽气不够,致使瓶内压力较高,由于塑料瓶有容受扩张性,致使配制药液时产生的气体不易排除而滞留瓶内,常规方法虽可使瓶内空气排出,但常常排气不净,易引起排气管漏液。实验方法由于操作者用手挤压瓶身将有利于排除过多的瓶内气体,使瓶内外压力达到平衡,所以无液体从排气管滴出,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输液器排气管滴液发生。
本组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能明显减少排气管滴液体的现象,从而能够确保药物剂量的输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也避免了对病室环境的污染和浪费,融洽了医患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益和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珉甬.输液更换液体时通气溢原因分析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5;3(20):3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一次性输液针头在纠正婴儿乳头错觉中的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巧用真空采血器行静脉穿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