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免化疗药物损伤血管和局部组织的护理体会 |
|
避免化疗药物损伤血管和局部组织的护理体会
当前,化学疗法是恶性肿瘤和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每个病人至少需要几个疗程,多则数十个疗程,静脉给药是化疗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反复穿刺及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刺激,对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血管弹性、脆性改变,血管壁变厚、变硬,管壁变细,血管阻塞,最后造成静脉穿刺困难,另外药物渗出及刺激周围皮肤,引起局部疼痛、肿胀,皮肤发生色素沉着,给病人造成痛苦,也给治疗带来诸多不便,通过对化疗病人化疗期间的观察和护理,避免化疗药物损伤局部血管及局部组织,体会如下。
1 首先要求护士有熟练的穿刺技术及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 操作时爱护病人的每一条血管,对病人血管有计划地使用,避开关节屈曲部位,选用小号而针头锐利的头皮针,要比一般静脉穿刺要好。
2 严格执行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操作常规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2.1 有计划地从四肢远端选用小静脉血管轮换穿刺注药,如左右侧交替,上下肢静脉交替,这样可使受刺激损伤的血管有足够的恢复时间。
2.2 用药前建立可靠的静脉通路,确认完全刺入静脉后方开始注药,可用生理盐水先滴注3min,确认完全刺入静脉后再输入化疗药物。
2.3 静脉注射完后接着用10~20ml生理盐水快速静推后再拔针,这样可减少药物对局部血管的刺激,如病人同时有静脉输液,则在输液过程中注药,且在注药后加快输液速度3min,静滴化疗药物完毕后,用生理盐水100ml输入后再拔针,这样对保护静脉很有好处。
2.4 拔针后用手指实施有效的局部压迫5min,以免从针孔渗药、渗血,刺激局部。
2.5 加强巡房,密切观察,应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渗漏的危害性,如病人感觉轻微疼痛或液体输入不畅等立即通知护士。
3 对静脉注射化疗过程中发生局部渗漏的应急措施
3.1 当病人感觉注射部位疼痛且注药后加重或局部有肿胀时,应停止注药。禁止因有回血仍然继续注药。
3.2 注药中发现药物渗漏时,不要将针头立即拔出,应当将针头内药物抽吸出来,然后用生理盐水5~10ml推入,局部肿胀虽然比原先加重,但可以冲淡局部组织及血管的药物浓度,减轻对局部刺激。
3.3 渗漏部位用冰袋冷敷24h,而后涂以绿药膏,用无菌纱布包扎,每日涂药2次,直至红斑消退。禁止热敷,防止引起水疱及破溃而促进坏死发生。
参考文献
1.朱咏梅,马晓化.化疗药物静脉推注速度及压力与血管损伤的相关性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42~943
2.陈军华.如何保护静脉化疗病人的血管.中华护理杂志,1994;29(2):90~92
3.黄红艳,杨云芬.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对血管组织的损伤.实用护理杂志,1996;12(1):41~44
上一个医学论文: 简易三通的制作方法 下一个医学论文: 护士在老年病人保健指导中的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