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管负压减气法解除腹部手术后肠胀气的护理 |
|
肛管负压减气法解除腹部手术后肠胀气的护理
肠胀气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因手术的广泛刺激、手术后胃肠蠕动受到抑制、肠麻痹、术后呻吟抽泣吸入大量不易被肠粘膜吸收的气体使空气潴留于胃肠道内引起腹胀。严重腹胀可引起呼吸困难;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对肠道吻合口和腹壁切口的愈合均有不利影响。作者运用压力差的原理采用肛管负压减气法解除腹部手术后肠胀气的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自我科2005年1至6月腹部手术后48小时肠蠕动未恢复,肛门未排气的病人7例。其中子宫次切术3例,输卵管吻合术4例,平均年龄41(±2)岁。
2 材料 治疗盘内置26号肛管1根,输液器(双针头)1 副,100ml输液瓶1只(内盛30ml水),100ml注射器1副,听诊器1 副。
3 方法 推用物至床前,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屏风遮挡。协助病人取右侧卧位,暴露臀部;系输液瓶于床边,将输液器的输液管插头插入输液瓶内三分之二长度,使针头斜面保持在液面下,插入排气管针头并使针头斜面保持在液面上。左手分开臀部,右手持肛管一端自肛门轻轻插入10~15cm,另一端连接输液管。观察输液瓶内有无气泡逸出。连接100ml注射器于排气管,抽吸瓶内气体使成负压状态,见液中气泡逸出,反复抽吸数次至病人感觉舒适为宜,拔管。
4 效果观察 7例病人行肛管排气300~500ml后均感腹胀明显减轻,感觉舒适。3例在1.5小时后肠蠕动恢复,2.5小时后肛门排气1次,4例在4小时后有肛门排气。
5 讨论 肛管负压减气法解除肠胀气的护理是运用压力差的原理,人为地降低肠腔远端的气压,使近端的气体顺压力差向无端推进,随着直肠内气体的不断吸出,肠腔内气体容积减少,压力降低,达到了减轻腹胀的目的,促进了静脉血的回流,同时使肠壁肌肉的舒缩得以调整,促进了肠蠕动的恢复,腹腔容积的缩小使腹部切口的张力减小,减轻了切口的疼痛并有利于切口的愈合。运用此方法操作简单,取材方便、耗资少,见效快,避免了单纯应用肛管排气操作时间长,病人感觉费力且效果较差的缺点,也避免了应用药物的副作用,此方法无刺激无痛苦,病人乐于接受,值得护理界同行探讨研究。
上一个医学论文: 护士的职业压力及应对策略 下一个医学论文: 双输液条的临床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