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科护患纠纷常见原因分析及防范 |
|
产科护患纠纷常见原因分析及防范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公民的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近年来,护患纠纷不断增多,而做为医院中医疗风险最大、护患纠纷发生率较高的产科,及时发现纠纷原因,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非常值得探讨。
1 原因分析
1.1 护理人员因素
1.1.1 护理人员文化素质低、责任心差 极个别护理人员文化水平低,责任心差,对孕产妇入院宣教不到位或态度冷漠,工作疏忽大意,交头接耳,产程中不严密观察,对于产妇的痛苦无同情心,特别是对静滴催产素进行计划分娩或妊娠合并症的患者,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治疗延误时机引发护患纠纷。
1.1.2 服务态度生硬 护理人员缺乏语言沟通技巧,对孕产妇家属提出的问题不能全面解答或解答冷硬,以自己的心情好坏对待病人,再加上产妇生产时的痛苦或对胎儿性别的不满意引起患者家属不满。
1.1.3 护理人员专业技术差 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操作技术不规范,遇事急躁,惊惶失措,在治疗抢救中大喊大叫,技术不熟练,或未及时实行病情告知义务,引起病人及家属不满,产生护患矛盾。
1.1.4 收费不公引起患者不满 费用问题一向是患者的敏感话题,产科费用项目多,同病室的产妇费用不同,护理人员不能正确解释,引起家属不满。
1.1.5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漠、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孕产妇在待产或生产过程中用药未及时记录或护理记录单书写不规范,重抄或更改原始记录,随便执行口头医嘱,特殊治疗风险及不良反应未及时告知孕产妇及家属,随便让孕产妇离院。
1.2 管理方面
1.2.1 人员不足、工作量大 平常护理人员忙于技术操作及基础护理,不能及时巡视病房与孕产妇缺乏沟通,护理记录不能及时填写,缺乏完整性及连续性,护士长缺乏科学的管理才能,各班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导致护理工作不严谨。
1.2.2 监控机制不健全 采取措施不力,把关不严,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无规范性操作标准,影响护理安全,引发纠纷。
1.3 患者方面
1.3.1 私自离院 生命体征、胎心不能及时监测,有效的治疗不能做,一旦发生胎死宫内或其它并发症引起纠纷。
1.3.2 文化水平低,无法律意识,有的是为达到某种私欲故意制造纠纷。
1.3.3 治疗过程中,不按规定时间用药,私自加减药量,调节静脉用药滴速,造成医疗安全隐患。
2 防范措施
2.1 加强专业护士的素质培养,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品德,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熟练掌握护理操作常规,并学会能用预见性的眼光观察病人,反应敏捷,发现问题沉着冷静,及时解决。
2.2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护理人员应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特别是《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与医护人员关系密切的法律知识。
2.3 转变服务理念、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面对病人只有无条件地承担义务和全身心投入,做到用心、细心、耐心、热心、用爱心与病人沟通交流,分享孕产妇的喜和忧,尊重她们的合法权益,体现人文关怀。
2.4 营造护理安全文化 护理人员应明确服务对象是人,确立安全理念,共造安全氛围,树立质量就是安全第一的信念,同时激励护士间的团结协作,调控护理人员情绪,确保护理安全,杜绝护患纠纷。
上一个医学论文: 术前 术后随访的重要性 下一个医学论文: 护士的职业压力及应对策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