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激发护理专业学生学习 儿科护理学 的兴趣 |
|
如何激发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
据笔者了解近几年中专医学生厌学情绪十分严重。一是受社会上流传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二是学生认为自己怎么学也学不会,于是破罐破摔;三是将来不一定干医,故对学习没兴趣。而“儿科护理学”又是一门临床医学,理论性相当强,不认真学是学不会的,也是学不好的。
笔者在近几年的儿科教学中采取下列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首先让学生明白学习“儿科护理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儿科护理学”服务的对象是从出生到青春期的儿童[1]。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从小没有严重疾病,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长大了身体才会健康,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我们要为儿童服好务,可见学好儿科护理学是非常重要的。再者,学生(你们)毕业了从事儿科临床工作,考护士职业执照“儿科护理学”是必考的;学生(你们)将来也要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在其抚育下一代也是有用的;这些是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必要性。
2 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生动直观 新生儿(新生儿是指从脐带结扎到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2])是儿童出生的第一阶段。新生儿有什么样的特点,怎样护理,单纯讲述学生难以理解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在讲这一节时,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就可以看到新生儿,看到皮肤上的胎脂、胎记、上皮珠(俗称“马牙”)等特点以及怎样喂奶、换尿布等护理,引起学生阵阵惊呼,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3 进行典型病例分析,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介绍疾病各论时,可以结合临床病例进行讲解。比如在学习小儿肺炎时,先给一个病例:患儿,6个月,发热、咳嗽4天,加重2天入院。4天前出现干咳,呼吸急促,有时喘憋,无紫绀,体温38℃左右,2天来咳喘加重。查体:体温39.2℃,呼吸70次/分,心率184次/分,口周紫绀,三凹征(+),两肺散在中小湿啰音,肝右肋下3.5cm.。辅助检查:WBC18×109,N 0.74,L 0.24。X线:双肺纹理增粗,有斑片状阴影。
思考题:请做出初步诊断。应如何治疗、护理?
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回答问题,最后教师详细讲解。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又增强了学习兴趣。
4 作业讲评,巩固所学知识 基于中专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自学能力低的原因,笔者在每一章节讲授结束后给出适量作业,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讲评。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出,及时查漏补缺。引导其学习,树立我能学会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模拟临床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临床医学课,除了临床见习外,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讲授完新生儿护理后,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新生儿沐浴、包裹新生儿、给新生儿更换尿布的模拟操作练习。教师先用婴儿模型示教,然后让学生操作,并说出注意事项。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产生模拟临床操作的自豪感、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兴趣。参考文献
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
2.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3
上一个医学论文: 提高护理质量预防医疗纠纷 下一个医学论文: 疗养科护士长做好护士形象管理工作的探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