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疗性沟通在妇科多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
|
治疗性沟通在妇科多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关键词 治疗性沟通 妇科 多次化疗 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多次化疗患者对在化疗期间的生命质量和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我科于2001年1月至2004年1月适时地应用治疗性沟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2001年1月至2004年1月我科共收治需多次化疗患者共60例。其中年龄22~65岁,化疗次数4~8次,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1 人、高中19人、初中13人、小学及以下7人,宫颈癌术后21例、子宫肉瘤术后1例、卵巢癌术后18例、畸胎瘤术后7例、宫外孕13例。
2 沟通的应用
2.1 严格掌握治疗性沟通的三要素 真挚、尊重、同情心[1]所有护士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都必须遵守三要素。
2.2 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文化、耐受能力、心理承受程度在化疗前、中、后和初次或再次化疗时制订不同的方法。
2.2.1 初次化疗前 大部分患者在手术后都比较虚弱,对化疗的耐受程度降低加上对化疗的恐惧,使心理处于一种极度的害怕和无助之中,护士应热情接待患者,针对不同的心理需求,因人施教,首先评估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让其说出担心的问题,认真倾听并表示理解,向患者耐心讲解化疗的方法、作用及必要性,对初次化疗的患者尤其要交代化疗方案和注意事项,对文化层次较高的患者,应耐心纠正其认识上的一些偏差,对文化层次较低的患者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欲了解的内容,在对患者进行宣教的同时应注意保护性医疗并取得家属的支持和理解。
2.2.2 化疗期间的沟通 化疗中患者的心理反应主要为化疗药的毒副作用、治疗方法与效果,有资料表明86.02%的化疗患者对治疗缺乏信心,90.4%的患者对化疗毒副反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2]因此,护理人员应重点讲解化疗药物的用法以及如何应对毒副反应,对一些常见的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食欲不佳、血管损伤应尽量讲解这是化疗后的毒副作用,化疗过后会逐渐恢复,消除其心理压力,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
2.2.3 化疗后的护理 每次化疗后患者都比较虚弱,在两次化疗中间这段休息期间,应告诉其在家多休息,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地方,胃肠道反应过后应多增加营养,适当锻炼,以增强体质,还应多与家属沟通,赢得家庭的支持,有调查表明获得较多社会支持的患者在化疗期间焦虑较低[3]而家庭支持是社会支持的最基本的方式,家庭的关心和尊重还降低了患者来自于经济方面的压力。另外,在患者每次出院时应重点告诉其下次化疗的时间,以免影响疗效。
2.3 经过几次化疗之后,患者的耐受程度越来越差,情绪也随之低落.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治疗效果产生怀疑,变得烦躁而多疑,我们护理人员应多听取他们的意见,鼓励他们表达内心的感受并给予心理支持,当患者感到无助和失败时,护士的关怀和支持可以稳定他们的情绪并可获得患者的信任。并请一些治疗效果好的同类患者来共同探讨、交流经验,以增强他们对治疗的信心。
3 体会 治疗性沟通是心理学上常用的一种治疗工具,目的是帮助患者应对与适应不能改变的环境和现状,克服心理障碍。而娴熟的技术、文雅的举止、美好的语言是维系沟通效果的纽带,是取得患者信任和密切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针对妇科多次化疗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及时纠正其在认识上的误差,治疗后给予一些必要的解释和正确的引导,强化治疗性沟通,获取心理治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翠屏.治疗性沟通技巧在肿瘤患者和家属中的应用.医学文选,2003;12(22).6
2.陈冬菊,吴五矛,苏筠.妇科化疗病人焦虑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现代护理,2002;8:6
3.李慧莉,贾晓燕,王荃.肺癌化疗病人焦虑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1;16(5):268
上一个医学论文: 分诊护士的语言沟通技巧与礼仪服务 下一个医学论文: 导诊护士的作用及影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