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致生化结果波动的几种因素 |
|
导致生化结果波动的几种因素
摘要 造成生化结果异常的因素很多,但常见的有以下四个方面:①由仪器试剂和方法的不统一而引起。②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知识水平不同而引起。③病人采血前的准备工作不合理而引起。④采样及送检不合格而引起。要解决上述问题要求我们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共同努力才能把检验结果的准确度提高。
关键词 医生 护士 检验人员 病人共同严把关 提高检验准确度
目前,病人生化结果差异使各家医院之间以及病人与医院之间产生矛盾。各家医院的医生只相信自己医院的化验结果,病人在别家医院的化验结果不敢相信,要求在本院重新做检查。这不仅给病人增加了经济负担,而且也延误了病人的治疗时间。要解决此项问题,目前在我国尚是一个很大的工程。①由于各级各家医院使用的仪器、试剂、校准品不统一,就是同一分标本测定的结果也存在差异。②由于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知识水平不同,在同一检验科室不同的工作人员测定的结果也存在差异。比如:使用到期的试剂、更换试剂不定标、标本放置时间过长、每项检查不带质控,出现了问题不及时纠正等等均可造成结果不准。③病人在抽血前的准备工作没做好,如:饮食与抽血间隔的时间不够,抽血前一天吃过油腻食物、饮酒过量、采血前输注大量葡萄糖生理盐水、服药、睡眠不好等原因均可使结果造成差异。④采样不合格是造成病人生化结果不准的主要原因。我科于2005年11月15日某住院病人护士在输液同侧抽血做肾功、电解质、血糖等指标检查,结果都很高。发现后又在另一侧抽血检测,两次检查结果有很大的偏差,见表1。
表1 输液同、异两侧采血生化指标结果如下
项目 同侧抽血 正常抽血 变化率(%)
肌酐(μmol/L) 108.1 135.2 -20
尿酸(μmol/L) 300.0 200.0 50
血糖(mmol/L) 39.7 12.5 200
尿素氮(mmol/L) 3.8 4.5 -16
钾(mmol/L) 3.1 4.0 -22.5
钠(mmol/L) 160.0 141.0 13.4
氯(mmol/L) 71.0 99.0 -28
两次结果比较,肌酐、尿酸、血糖、钾、钠、氯、尿素氮七项指标差异均较大。血糖、尿酸和氯尤为明显。我们又为2005年11月21日对一份溶血标本和正常标本作了15项结果对比,标本溶血时对15项测定项目均有影响,尤其是酶类和离子影响最大,见表2。
表2 某病人溶血标本和正常标本生化结果对比
项目 溶血样本 正常样本 变化率(%)
谷丙转氨酶(U/L) 50.0 25.0 100
直接胆红质(μmol/L) 14. 5 10.0 45
间接胆红质(μmol/L) 26.5 5.5 381.8
钙(mmol/L) 2.3 2.4 -4.17
磷(mmol/L) -3.5 1.9 -81.6
碱性磷酸酶(U/L) 150.0 180.0 -16.7
砖肽酶(U/L) 6.0 238.0 -97.4
肌酐(μmol/L) 94.0 46.5 102.2
尿素氮(mmol/L) 3.4 3.1 9.68
肌酸激酶(U/L) 170.0 14.0 114.3
天冬氨酸转氨酶(U/L) 317.0 90.0 252
乳酸脱氢酶(U/L) 3240.0 421.0 6[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沟通技巧在护理活动中的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小儿急症手术护理措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