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干预在胶原酶溶盘术中的应用研究 |
|
为,手术是一种应激源,能刺激机体产生非特异性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生理反应,这些应激综合症会加重病情、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手术效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疼症状和体症,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因此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为了减轻胶原酶溶盘术患者的身心痛苦,2001年8月~2004年8月,我科对60例行胶原酶溶盘术的病人采用了心理干预,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1年8月~2004年8月我院疼痛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胶原酶溶盘术的患者120例,男75例,女45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6.5岁;病程6月~2年36例,3年~20年84例, L4~5突出者65例;L5~S1突出者55例;中央型突出12例,侧突108例;单侧腰腿痛有明显神经根压迫症状108例,双腿腰腿痛12例。病人以CT检查确诊。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60例,对照组60例,2组性别、年龄、症状、体症及干预前SAS、SDS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2 心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于术前3天、术中、术后接受心理干预。主要干预方法如下:①建立干预基础:良好的医患关系是进行心理干预的基础,因此,病人的主管医生和护士应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调动患者交谈的热情,因为倾诉也是心理发泄的方式[1]。手术前3天,护士以亲切的语言与患者交谈,耐心倾听病人的陈述,了解有关病情、精神状态、主要的顾虑,在言行上和感情上充分理解患者。护士对病人热忱、关心、体贴、理解能取得患者的高度信任,使之积极配合治疗。②认知干预:是指提供信息与认知矫正,护士向病人提供疾病的相关信息,以人生理学、解剖学知识为基础,认真讲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性质、程度、胶原酶溶盘术的特点和优点、术中病人应注意的事项,使患者了解手术过程,明确自己的责任,对治疗充满信心,积极配合手术。③情绪干预:以身心医学的观点讲解情绪与疾病所产生症状的关系。术前指导患者做放松练习,如用丹田呼吸法、想象法、凝神法、意念集中法来放松精神;针对病人因手术产生的焦虑、恐惧要及时采取安慰、开导等有效措施,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手术的硬件设备、合理的收费标准等,同时用本科术后恢复好的病人现身说教,消除病人的负性情绪,得到和强化正性情绪,使病人在最佳的心理、生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④家庭干预:是指把家庭作为干预对象而实施的干预,它旨在通过改变家庭成员的交互作用来造成病人个体的变化。家庭的情感支持对患者的心理行为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情感支持能激励患者执行更多的心理行为或改变应激的应对方式。为此,护士应帮助病人家属充分理解患者,让他们知道家庭成员的帮助可以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紧张心理,和睦的家庭气氛、精心的关怀照顾能增强病人的意志,减低负性情绪。⑤康复干预:加强康复护理,指导病人正确的卧位、正确的体位转移方法及辅助工具的使用方法。后期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锻炼及肢体功能的恢复锻炼。
1.2.3 评价方法 ①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2]对术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每个量表包括20个项目,每项目按1~4级评分,最低总分为20分,最高总分为80分。将总分乘以1.25后得到标准分(T分),以T≥50分为划界分,T值50~59分为轻度焦虑或抑郁,60~69分为中度,70分以上为重度。在心理学教授的指导下编制问卷,由专人发放问卷,以病人自行或护士指导提问方式做答。②在手术前30分钟分别测量2组患者的心率、血压。③手术成功率的评定:分别统计2组首次手术成功、术中晕针、手术不能顺利进行的例数,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①焦虑及抑郁情况 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② 2组患者术前半小时心率、血压比较后显示干预组病人术前的心率和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③ 2组术手术成功率相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1 2组焦虑情况
组别 正常 轻度 中度 重度
对照组 4 12 36 8
干预组 35&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谈医院市场营销工作者的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沟通技巧在护理活动中的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