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痔瘘手术后PCA泵镇痛治疗及护理 |
|
的蠕动,病人会感到腹胀、排气、排便时间延长,甚至便秘,不利于术后伤口的恢复。因此应注意观察病人的肠蠕动情况;肠鸣音、排气、排便。如病人出现上述情况,可增加病人改变体位或床边活动的次数,热敷腹部以促进肠蠕动,或鼓励病人进食蔬菜水果(如菠菜、香蕉)等,以利于排便,待PCA治疗结束,其抑制作用会逐渐消失。
2.2.4.5 皮肤瘙痒 是由于吗啡诱发组织胺释放引起的不良反应[6]。瘙痒多局限于头颈部,也可散发于躯体。轻度瘙痒1~2天可自行消失;对于较严重者,应嘱病人避免抓伤皮肤,给予抗组织胺类药物治疗,如苯海拉明或非那根。本组病人此反应发生率为3%。
2.2.4.6 头晕、嗜睡 头晕是轻度的并发症,可通过休息缓解或减轻。对于个别精神紧张、影响睡眠的病人,可适当给予镇静药如安定,这样,病人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嗜睡的病人呼之能醒,护理人员应经常喊醒病人同时要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以及皮肤、口唇和甲床的颜色,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2.4.7 低血压 低血压的发生可能与体位变动、血容量不足或布比卡因阻滞神经后引起周围血管扩张有关。因此当血压下降较基础血压低10%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加快输液速度;当血压下降较基础血压低20%~30%时,可给予补液和升压药物的使用,暂停使用PCA治疗。
2.2.4.8 其它不良反应 为防止局部感染,加强留置期间的护理,用碘酒、酒精每日定时消毒针眼周围皮肤,贴透明无菌贴膜予以保护,所以本组病人无一例并发。另有一例14岁病人出现肌肉强直现象,给予对症处理后消失。
2.2.5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于PCA泵治疗的病人也很重要。应该多安慰、鼓励病人,加强与病人和家属的有效沟通,教会患者如何作自我心理调整,开导其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增强其战胜疼痛的信心,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只有配合良好的心理护理才能使PCA的治疗达到最佳效果[2]。
3 讨论 痔瘘手术因其解剖结构的特点,肛管周围神经末梢丰富,其疼痛刺激剧烈而持久,可使病人的应激性增强,代谢增加,从而加大了病人的恐惧心理,尤其是对高危人群(合并心脏病或高血压的老年人以及正在发育中的青少年、肝肾功能不全者)更为不利,另外手术刺激和术后疼痛可产生严重应激反应,导致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等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时咳嗽、呼吸和活动受限,导致一系列术后并发症[8],因此充分解除术后疼痛,不仅病人满意,而且有利于病人的活动,提前进食营养,康复较快[9]。吗啡类药物加布比卡因结合氯胺酮硬膜外腔注射通过局麻药阻滞痛觉传入刺激,激活阿片感受器,抑制感受伤害的脊神经背侧角神经原的最初反应,氯胺酮作用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抑制增强反应,可提供超前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延长镇痛时间,且方便、稳定、持久、可靠、安全。而传统的痔科手术一般采用单次注药法骶管麻醉或局部麻醉,除有一定的麻醉失效率外,镇痛方法不便于实施硬膜外镇痛,仅采用口服或肌肉注射镇痛药,其镇痛效果不持续也不稳定,维持作用一般2~3小时,效果不够满意,且护理量较大、并发症较多。通过对本组176例病人临床观察显示,有25例病人出现不良反应,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①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本组镇痛药为吗啡、芬太尼,可以降低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产生中枢性呼吸抑制,并可产生恶心、呕吐、腹胀、尿潴留,还可引起嗜睡、头晕、皮肤瘙痒、低血压等。②PCA的程序设计不合理。由于本组病例使用的药物配方和参数基本固定,有时会出现镇痛不完全或阻滞过度而引起下肢乏力或低血压,在及时调整程序、增加或减少背景剂量后均可解决所出现的问题。③局部麻醉药浓度使用不当。本组局麻药均为0.15%的布比卡因,对一般患者来说,作为术后镇痛的浓度是合适的,但是对于年老体弱和身体条件较差的患者以及青少年患者来说,此浓度仍偏高,可使少数患者出现低血压等并发症。另外据报道单纯小剂量吗啡术后镇痛,因其为水溶性,透过硬脊膜较慢,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约为14~64%[10] , 通过联合用药,可使镇痛药之间的效应相互协同增强,可减轻因大剂量应用致全身吸收过快所带来的呼吸抑制、过度镇静及恶心呕吐、瘙痒等副作用,保证了镇痛安全和质量。
4 结论 本组176例病人的临床应用证实,使用PCA泵实施痔瘘手术术后镇痛可根据个体对止痛药的不同需求而投放用药,镇痛效果满意,能有效消除病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腹水浓缩静脉回输术的护理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16例有机磷中毒的护理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