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科医院护士身心健康与对策 |
|
专科医院护士身心健康与对策
关键词 护士 健康 对策
我院是一家综合性二级甲等专科医院,共有在岗护士92名,据调查,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一般人群,表现为失眠、健忘、心理烦燥、操作准确率下降等。护士心理问题与社会支持、个人收入呈负相关,与生活事件、时间紧迫感、无端敌意呈正相关[1]。特别是有关科室护士(产科、产房、手术室护士)。现就此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因素
1.1 重医轻护 重医轻护现象仍然存在,这是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如护理人员缺编、护士超负荷工作、待遇差、地位低、经济收入与医生之间差距等。在新的护理模式中,护士被赋予多元化的角色,除执行医嘱、做好常规护理外,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充实提高自己,应付护理检查、考试,使心理、生理压力增加。
1.2 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差 护理工作有服务行业的性质,但与服务行业相比,护理工作更紧张、繁重,即使与专职服务人员,如售货员、宾馆服务员相比,护士的工作也需要更多的忍耐和付出。在新的护理模式下,护士不仅要付出体力、脑力劳动,更要付出更多的宽容与爱心。然而护士的平均学历远高于专职服务业人员,这种反差使有些护士感到心理不平衡。
1.3 护理人员缺编 据上海市卫生局最新统计,1995年对全国108所医院的调查结果,护士编制达标率仅为6.84%,护士缺编问题十分严重。护士缺编直接导致劳动强度增加、生活紧张、精神压抑等是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最直接原因和各因素的综合反映。
1.4 患者投诉机制使用不当 患者投诉是一个提高服务质量的直接作用力,尤其是妇产科医院,但如使用不当会使护理人员产生严重的身心问题。如在赋予患者投诉权利的同时,忽略了解释他们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和应尽的义务,忽略了护士在工作中应有的工作权力和人格权力,使双方都产生了一种错觉,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难度和心理压力。另外,少数患者对护士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尊重,动辄投诉或起诉,使护士的心理压力增大。
1.5 随着大量外来人口的增多,对于一个妇产科医院来说,无疑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况且我院又是外来孕产妇接产点。外来孕产妇对于产前检查意识淡薄,有时为了节约住院时间与费用,往往来院时显得很匆忙。急产多,潜在的危险多,造成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使接生与护理观察工作增加了难度。由于种种原因,护士、助产士心理因素有了起伏,有这样或那样的担心。
1.6 医院硬件设施不足 由于政府对医院投入的减少,社会各界层对医院要求的不断提高;生活环境、遗传性疾病、婚前检查变为以自愿为主等因素影响造成胎儿先天性畸形增多。目前医院设施远远不能满足病人与孕产妇的要求,形成家属不理解而引发的纠纷增多,造成护士、助产士心理压力增大。
1.7 媒体对医院负面报导 近期媒体报导有个别医院工作态度恶劣,存在不合理收费,收受红包、回扣;一切向钱看,推矮病人……。造成社会对医务人员不信任甚至猜疑。护士又是第一个接触病人,为病人治疗、护理、沟通最多,有时还需要涉及到病人的费用方面的问题,造成护士工作时拘谨、诚恐。
2 对策
2.1 解决重医轻护问题 各级领导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彻底转变观念。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是今年两会上代表们经过调研,提出解决护理队伍严重缺编现象刻不容缓。
2.1.1 加强思想教育 组织广大护理人员学习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使护士了解党和人民给予他们的责任,患者(孕产妇)对他们的感谢与敬仰;有多少人正在把护士职业作为自己终生的梦想,正热切地盼望着加入这个行列;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学科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护士的地位将逐步提高,成为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
2.1.2 其他 表彰奖励先进护士,给以崇高的荣誉,使护士感受到本职工作的光荣与伟大。提高护士待遇。
2.2 解决护士缺编问题
2.2.1 合理定编 由于我院作为[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介绍一种手术薄膜的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急诊护理医疗纠纷的防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