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L |
|
YL-1型碎吸针微创治疗脑出血的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YL-1型碎吸针微创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32例不同年龄脑出血患者采用碎吸针微创手术治疗,同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术后随访30例,24h血肿清除50%以上者13例,2~5d内清除血肿70%以上或基本排空30例,术后全部清醒,功能大部分恢复,疗效满意。结论:该方法设备简易,经济实用,在基层医院易于开展,手术适应症较广,治疗过程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可提高治愈率和病后生存质量。
关键词 YL-1型碎吸针 脑出血 护理
自发性脑出血的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对该病的外科治疗国内多采用骨瓣开颅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我们应用YL-1型一次性碎吸针对脑内血肿进行微创治疗,不需开颅,脑内血肿可得到清除。本组32例通过此方法治疗,同时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2年7月至2004年10月共进行32例脑内血肿微创治疗,男18例,女14例;年龄45~82岁,平均62岁,其中45~70岁29例,70岁以上3例。本组入院时GCS评分7~13分,其中13分1例,9~12分27例,7~8分4例。肢体偏瘫24例,双下肢过伸、刺激时屈曲(去皮质状态)2例。发病6h前入院10例,6~24h 19例,24h后3例。
1.2 方法 根据CT提示血肿部位选择长短合适型号的穿刺针,以血肿最大层面中心定为靶点,将YL-l穿刺针固定电钻上,在电钻带动下钻透颅骨,针尖刺破硬膜后,拔出针体钻,放入钝圆头针芯,推至血肿腔,拔出针芯既见陈旧血流出,拧上盖帽,连接侧管及注射器,抽吸血肿液态部分(负压不宜过大)。初次清血肿量的20%~60%。通过交替抽取和注射生理盐水(2~4ml)在震荡中血肿中心形成一个小空洞后,置入连接硅胶管和注射器的针形血肿粉碎器,每次注射生理盐水4~6ml,冲碎血肿,血肿自侧管流出,使清除血肿过程连续进行。但应注意侧管流出的通畅及出入平衡。自侧管流出液变清亮后,连接引流管,结束手术。
1.3 术后处理 术后观察6h后,病情稳定,引流管内无新鲜血流出,既可通过针形冲碎器向血肿腔注入血肿溶解液(尿激酶l~2万单位稀释至4~6ml),保留2h后开放引流,l~2次/d。原则24h内复查CT,了解穿刺针位置及残余血肿情况,调整针体位置,便于冲洗引流在最佳状态。如发现病情变化,出血灶再出血(引流管有新鲜血流出或CT证实),抽吸血肿后,可用肾上腺素0.5 ml+冰生理盐水4~6ml冲洗、止血。
2 结果 本组病例治疗中,经2次以上CT复查证实,24h血肿清除率50%以上13例,2~5d内清除血肿率70%以上、基本排[JP2]空拔针30例。术后原发出血灶再出血l例,2例术后2d放弃治疗。术后经治疗、护理,随访30例,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肢体偏瘫肌力Ⅳ级12例,Ⅲ级以下3例,失语6例。根据预后判定标准[1],本组预后评定:I级10例;Ⅱ级18例;Ⅲ级2例。[JP]
3 护理
3.1 术前准备
3.1.1 做好解释工作 向患者家属详细介绍穿刺原理、必要性及并发症和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家属的密切配合。
3.1.2 用物准备 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1套,充电电钻1把,治疗盘1个(内装用物:碘伏1瓶(500m1);利多卡因1支;冰生理盐水500ml 2瓶,2%龙胆紫50ml 1瓶10ml和30ml注射器各2副;无菌棉签2包,消毒纱布若干;安定10mg 1支;7号无菌手套2双),无菌穿刺包1只。
3.1.3 常规备皮 用肥皂水和温热水洗净术区,操作时需动作轻柔,不能过频过度翻动以免出血加重或再出血,并以2%龙胆紫划出手术穿刺的范围。
3.1.4 床边备吸痰器、氧气装置、血压计、听诊器及各种急救药品等,严密观察术中患者病情变化,随时做好抢救工作。
3.2 术中和术后护理
3.2.1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协助医生用冰生理盐水、尿激酶及肝素溶液(侧脑室内不用肝素)通过激光粉碎针高压冲洗血肿部位,直至冲洗流出液颜色变淡变[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人围术期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早期血糖水平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预测价值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