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组织行为学在提高 窗口 护士素质中的应用


    组织行为学在提高“窗口”护士素质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急救医学的发展,对医疗“窗口”—急诊科以及急诊科护士职能赋予了新的内涵,对急诊科护士素质的要求已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只有与此同步,才能主动适应高道德、高技能、高质量的护理发展的要求。因此,提高急诊科护士素质势在必行,从而使急救护理学向科学化、专业化迈进。那么,应用组织行为学原理来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发挥“窗口”护理服务的作用是一个新的尝试,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1  良好的道德素质是搞好“窗口”服务的根本  道德素质是素质培养的核心,是其它素质的前提。护理道德是护理人员从事护理专业的行为规范。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护理专业上的特殊要求,带有十分鲜明的行业特征。组织行为学针对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作了研究:价值观、道德观不仅影响个人行为,而且还影响整个组织行为,进而影响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护理道德作为意识形态,对护理人员的言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1.1  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感  高尚的护理道德表现在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一颗无私的爱心和责任心以及忠于护  理事业的爱岗敬业精神。而对于病情十分紧急,须立即进行分秒必争地抢救的病人,急诊科护士更应具备严谨、缜密的工作作风,灵活敏捷的思维和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并严格岗位责任制,不得擅离职守,真正做到人在其位,各尽其责。 1.2  对昏迷病人抢救时的护理道德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充当某些角色,人们通过社会活动和业务活动,不断产生对人的各种角色知觉,并借助于思维的作用掌握各种角色的行为标准,形成角色意识[2]。作为急诊科护理人员对昏迷病人必须富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认真细致地关心病人,不能因为病人昏迷,对外界不能感知,而随意议论病人或议论与抢救无关的事情。要造成严肃认真、紧张、有序、全力抢救的氛围,尽量排除各种影响抢救的因素。不管是任何原因或干扰都要任劳任怨,有始有终地完成抢救工作,自觉形成一种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有良好医德的“白衣天使”的角色意识。 1.2.1  处理昏迷病人中动作要轻柔,脱衣服和摆放病人不要粗暴,不能因为病人无痛觉或抢救成功可能性小,护理操作就能随意进行,更不能放松无菌观念。 1.2.2  对昏迷病人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暴露,特别是对待女性病人要注意遮盖,避免暴露时间过多或时间过长。另外,夏天要注意散热,冬天要注意保暖,体位放置尽量使病人处于比较舒适的位置。 1.2.3  对待抢救不成功的死亡者,一定要把病人身上的血污、大小便清除干净,整理好,做好尸体料理。以上几种做法正是对人性化服务的具体诠释。 1.3  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所谓工作态度是指对护理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工作态度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工作绩效的大小,一般来说,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的知觉、判断、学习、工作忍耐力等能发挥积极的影响,因而能提高工作效率,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之间存在一致性的关系[3]。换言之,在急诊护理工作中若能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则能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得到病人的信赖和认可,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反之,易引起护患矛盾,甚至导致医疗差错和纠纷,工作效率下降,同时大大损坏了医院“窗口”的形象。 1.4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窗口”的建设  人际关系(护患关系)对人的行为经常发生积极性作用或消极性作用[4]。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在于服务对象是疾病缠身,痛苦折磨,受死亡威胁的“急”、“危”、“重”的病人。因此,在服务态度上就有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给病人作好解释工作,而且还要注意方法和语言技巧。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护士给一位患者输液,第一针失败了,她无动于衷地说:“再扎一针”。结果遭到拒绝。而另一位护士第一针也没有成功,但她却充满内疚地说:“真对不起,还得再来一次,让您受痛了”。这为患者却安慰她说:“我的血管确实不好扎,没关系,慢慢来”。为什么同一病人,对两位护士有不同的态度呢?显然,是因为两个护士对病人情感态度不同,得到的反馈也不相同。因此,一些听起来文明、和蔼可亲的话语,会使人心情舒畅,有助于促进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可起到“治病”的正效应。反之,态度生硬、冷若冰霜,甚至不理不睬,则会使患者感到恐惧、厌恶、反感、拒绝治疗。这样,则起到“致病”的负效应。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胰腺癌组织微卫星DNA不稳定与肿瘤临床
    纤维粘连蛋白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
    硅凝胶植入物辐照灭菌后组织相容性和致
    骨痂组织冰冻切片前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
    兔关节软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免疫
    腓肠神经腓肠浅动脉逆行皮瓣修复足跟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子宫颈癌组织中
    食管癌及癌旁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脑心通注射液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结构影
    补肾健脾中药对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 
    组织工程化皮肤研究进展
    脑干损伤早期白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改变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