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住院病人心理状态调查分析与护理探讨 |
|
比年轻人高[1]。因此,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特点及掌握护理要点,制定切实可行科学的护理操作程序,做好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极其重要,且护士与病人接触最多,最密切,最了解病人需要什么,关心什么,护士一言一行,都会给病人带来不可忽视的作用[2]。
3.2.1 入院心理护理 本文调查结果表明,逐渐适应和不能适应病房环境老年患者有103例,占68.7%。心理特点:忧虑、恐惧、危机感。所以心理护理从病人进病房即开始。责任护士主动热情与病人打招呼,搀扶病人坐到床旁,并帮助整理用物,亲切自然地介绍病房环境、休息时间,立即帮助病人建立病友关系,介绍同病室病友,向家属了解病人生活习惯、心理特征、性格、爱好等,为做好入院后心理护理打下必要的基础。在这短短的十几分钟接触中,可使老年病人感到受尊重、受重视,把忧虑恐惧的心理转移为积极行为中,解除心理负担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关键。
3.2.2 排除入院后的孤独和寂寞感 本文调查,焦虑抑郁59例,占39.3%。其中表现分离性焦虑29例。其心理护理重点:应与病人主动进行非医疗活动的接触,注重与病人感情上的沟通,根据病人职业特点适当称呼,切忌轻率直呼姓名或床号。语言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所以在与其交谈中,注意使用礼貌得体的语言,说话声音要大不要急,回答询问要慢,对病人讲的事情要表现出耐心倾听、神情专注,反映出护理人员对老年病人的一片诚心,很自然具体的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温暖;对抑郁症病人,特别是家属不来院探视时,护士应主动地创造“陪伴”条件,尽可能在此期间与病人聊家常,或让同室病友主动与期交谈,避免产生被遗弃感而加重抑郁症,家属长期不探视,护士主动与家属联系,鼓励探视;对期待性焦虑病人,可适时做好病情解释及暗示治疗,介绍同一疾病病人治疗效果,以缓解病人的焦虑心理;对多疑的病人的异常行为,护理人员应充分理解,除宽厚和谅解外,要主动关怀、体贴,对病人忍让关心可使其平静而改变不正常的心理状态,还可适时组织老年病人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以活跃精神生活。
3.2.3 注重精新的生活护理 本文调查结果,10例老年性痴呆和13例健忘症,占15.3%。多表现为近期记忆差,机械记忆差。对这种病人的治疗、护理及特殊检查等遇有机械数字,如服药时间、检查日期等要热心重复交代,必要时亲自帮助完成,不要急于求成和粗暴的催促,避免产生茫然不知所措进而加重忧虑,对能自理的老年病人,鼓励适当活动,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避免产生依耐心理。
3.2.4 出院心理护理 鉴于老年病人近记忆差,可根据不同疾病,不同文化程度结合病情讲解治疗和康复知识,并向家属交待病人住院期间心理活动及心理护理效果,以及出院后心理护理措施,以使心理护理不间断,并对老年病人的体力和心理做出恰当估计,以保护良好的体力和稳定的情绪。
参考文献
1.杭燕南.当代麻醉与复苏.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305~313
2.胡昆.对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J].中华临床护理杂志,2003;14(1):96
上一页 [1] [2] [3] 上一个医学论文: 心理护理在银屑病护理中的重要性 下一个医学论文: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心理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