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10       9        8 10.担心拖累子女                        8  (20)    2      6*      1        7*       3        5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从附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心理问题发生率高于50%的是第1~5项,我们把它们作为术前的主要心理问题,高度重视。其中55岁以上的患者心理问题较多,经统计学处理,在害怕手术、担心手术有危险、担心疾病复发、担心长期服药对肝、肾功能有影响、担心经济问题等方面与55岁以下患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干部与非干部在担心经济问题方面有显著性差异,非干部担心经济问题较突出;男女患者在担心拖累子女方面有显著差异。 3  讨论  3.1  我院于98年4月开始行心脏介入术,开展时间还不长,宣传力度不够,广大患者没有认识到此手术对冠心病患者康复的价值意义,普遍从心脏手术危险性的角度考虑问题,龙其老年患者大多数有冠心病病史,且长期服药,对手术的安全性、术后效果等问题的考虑明显增多,极易产生心理负担[4]。表现为因身体不适重复就医、找医院熟人反复咨询有关手术情况、术前一天晚上失眠、进入手术室前肌注安定针后仍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升高、面部潮红等。患者过分紧张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到手术的顺利实施及术后康复。 3.2  55岁以上患者大部分即或有经济承受能力,但平时多较节俭,面对较高的手术费用,仍心痛不已,对是否手术考虑再三;干部因所处环境的影响,十分关注身体状况,自身保健意识较强,追求高生活质量,日常生活中定期体验,在身体稍有不适的情况下及时就医,并自行查阅许多医学书刊、杂志,对医学常识一知半解,过多考虑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手术的并发症,以及是否会影响到今后的工作,临床上则以害怕手术、担心手术有危险较多见。 3.3  目前我市实行医疗保险时间较短,自由职业人还不允许参加医疗保险,而大部分厂矿因经营不善又无力为职工承办医疗保险。绝大部分非干部(包括自由职业人)没有参加医疗保险,手术费用完全由家庭承担,受经济承受能力的影响,更多时间考虑药物治疗与介入治疗费用、长期疗效的比较,担心手术所需的一次性的费用问题,因而对是否手术犹豫不决。 3.4  部分子女对老年人关心程度不够,从费用角度考虑,对父母是否手术持冷漠消极态度,增加了患者是否手术的顾虑。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最大限度消除患者心理压力,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 1.李玉光,李玉华.心脏介入诊疗探讨.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1996;6:29 2.刘绍辉,张琼.心脏介入手术心理问题及对策.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2):73 3.李荣芹,李保华.中青年急性心肌梗塞康复期主要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1997;32(6):35 4.朱国英.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华内科杂志,1996;35(3):147


上一页  [1] [2] [3]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心脏手术后神经系统合并症
    蛋白激酶C在非心脏器官预处理中的作用
    血管内血栓的介入性局部溶栓治疗效果显
    类风湿关节炎心脏损害致肺动脉栓塞一例
    维生素A缺乏对大鼠胚胎心脏致畸作用的
    心脏术后病人早期行胸部物理治疗的临床
    院外心脏病集群监护网络在院前急救中的
    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检测及其
    介入治疗柏 查氏综合征的护理
    氯沙坦干预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 慢性期
    高原地区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剖宫产术围
    非心脏病患者开胸术后心电监护的观察
    介入溶栓治疗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的护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