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病家庭护理问题探讨 |
|
住院需要陪护的人力负担。
家庭是病人康复的核心因素,也是巩固疗效的主要因素,是肿瘤病人康复过程中重要环节。广泛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可使病人得到各方面支持帮助,医护人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采取各种形式,深入家庭或社区进行卫生、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宣教,可提高肿瘤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化疗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生活、经济各方面的因素,大部分患者化疗间歇期要在家里渡过,但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在间歇期仍不能消失,不给予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将会导致下一个周期化疗无法按时进行。作好癌症患者化疗间歇期的家庭护理,在患者家中实施有计划的家庭护理,使病人在家也能得到类似在医院的高质量的护理,使被动式的护理服务转向主动式的护理服务,是探究发挥护理人员在社区服务中独特功能的重要课题。
3 对肿瘤病人实施家庭护理常见问题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护理工作是癌症治疗最得力的助手之一。护理得当,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且能增强病人本身的抗癌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生存时间,减轻精神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专业肿瘤护理工作者应能够胜任如下的工作。
3.1 提供教育 教育患者和家庭是肿瘤整体治疗的一部分,也是公认的肿瘤护理技术的一部分。由美国肿瘤护理学会和美国护理学会共著的《肿瘤护理标准》规定[5],保证患者和家庭充分了解病程和治疗,以达到自我料理和参与治疗是肿瘤护士应尽的责任。为达到此目的护士应收集患者的情况资料,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加以分析,作出护理诊断;以此诊断为基础制定出护理计划,定时评价所获得的结果;必要时修订护理计划。护理人员要经常提供给患者及家庭必要的信息,包括口头介绍和书面资料。
3.2 对患者及家庭提供精神支持 肿瘤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恐惧不安,烦躁焦虑情绪。一般来说,不同肿瘤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其中一些反应是正常的、适应性的,而另一些反应是异常的、反应不良的。如诊断前关心各种与诊断有关的信息,担心患病后可能出现的疼痛、死亡等属正常、适应性的反应;而自我暗示出现的类癌症状、恐癌症状则属于适应不良性反应。护理人员应积极采取劝导、启发、鼓励、支持、解释、积极暗示、提供保证等多种方式对患者提供支持—表达式心理治疗[6],同时对患者家庭成员给予教育、疏导和精神支持。
3.3 营养指导 肿瘤患者应注重自己日常的膳食和营养,以通过合理的营养调理对机体和肿瘤本身起到辅助治疗作用,有利于帮助肿瘤患者耐受手术、化疗和放疗所带来的副作用,从而使患者病体尽快得到康复。作为护理工作者应关注新医药进展,认真研究膳食与疾病治疗、康复的关系,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有调查发现[7],肿瘤患者要求营养指导的达52.2%,这表明营养知识宣传工作应加强。护理人员应注意累积这方面的知识,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和指导。
3.4 疼痛的护理 肿瘤病人的自觉症状中,疼痛发生率为最高。肿瘤患者至少有40%伴有疼痛。晚期癌症病人至少80%有中度至重度的疼痛。在家庭治疗中对于病程较长和疼痛较轻的癌症病人,应采取心理疗法和物理疗法来止痛,这些方法不但简便易行,而且还会给病人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提高生活的乐趣。积极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以充分调动自身最大消灭癌细胞的能力,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需用药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三级止痛疗法。在癌症疼痛的治疗中,家人也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在家庭护理中,护理人员应注意取得家人的配合。评估治疗方法对减轻疼痛的效果,及时地向医生报告,提出合理建议,以便及时地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随着护理工作场所的扩大,护理教育水平的提高,护理人员应向专业化、专家型方向发展,提供高知识含量的护理服务。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区护理尚处于萌芽阶段,机构尚未健全,设施还不完善,服务范畴也很局限,面对潜在的社区护理市场认识不够,护理服务方式仍然较为单一等问题,社区护理服务亟待加强与完善。此外,大学与社区服务系统合作办学,将成为未来护理教育的模式之一。
参考文献
1.2002年全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摘要).中国肿瘤,2003;12(7):380
2.Frenn M,Lundeen S P,Marin K S,et al.Symposium on Nursing centers Past,present and future[J].Nursing Education,1996;35(2):54~62
3.Barger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保健护士在社区家庭育儿服务中的作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围手术期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的心理分析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