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肝穿刺的护理


        肝穿刺的护理      肝穿刺又称肝活体组织穿刺检查术。它以快速、安全、操作简单和成功率高而得以在临床上普遍开展,为肝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测和预后的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我科于2002年起对65例各型肝炎患者进行B超定位后一秒钟肝穿刺活检术,该法简便易行,危险性小,并发症少,且因在B超定位后进行,克服了盲目性。现将进行此项检查术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治疗的肝病患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15例。主要为病情反复发作或血清病毒学标志物持续阳性,准备实施抗病毒治疗者,以及原因不明的各类型肝病患者均符合肝脏活检的适应症。 1.2  肝穿活检方法  术前常规监测生命体征,肝脏B超定位以选择进针部位、方向及深度。患者取仰卧位,右臂上举,右手置于头左侧,穿刺部位一般为腋中线第8~10肋间或腋前线第7~8肋间,局部常规消毒后,铺洞巾,用1%普鲁卡因针或2%利多卡因针局部麻醉至肝包膜,然后用肝穿活检针直接穿刺取得肝组织。穿刺毕,局部碘伏消毒覆盖消毒纱布,并用1kg沙袋压迫及腹带包扎。 2  结果   65例患者中,63例取得肝组织,成功率为97%,术后疼痛较剧3例,发生率为4.6%,其他无肝内及包膜下血肿,无胆汁性腹膜炎,无气胸、胸膜腔积液等严重并发症。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检查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以减少肝穿术出血的危险;同时需进行胸片、心电图及腹部B超检查,进一步了解心肺功能、肝脏及腹水情况。并指导患者进行肝穿术中配合性呼吸训练,以免术中随意呼吸造成肝穿失败及肝脏损伤。手术当日,在穿刺前测血压、呼吸、脉搏,并作记录。 3.1.2  心理护理  因为肝穿活检术是一项创伤性的检查,大多数患者对此项检查了解不足,怀有恐惧心理。术前应向病人讲解清楚作肝穿检查的目的及操作方法。消除其紧张不安的心理,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使肝穿刺在病人平稳的心理状态下穿刺成功。 3.2  术中护理  主动配合术者让患者采取仰卧位,稍向左倾,背部垫一枕头,安放好各种物品,进行常规消毒,局部麻醉等。同时,安慰患者,转移患者注意力,消除其恐惧心理,并随时了解患者在术中的自我感觉。穿刺毕,立即用安尔碘消毒伤口,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部位5~10min,胶布固定,腹带加压包扎,测量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并做记录,嘱患者绝对卧床24h,有不适及时告之。 3.3  术后护理  术后半小时测血压一次,连续测八次,如无变化,改为每小时一次至术后12h。术后6h应严格平卧、禁动,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若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加快,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不安,则疑有内出血现象。若腹痛剧烈,腹肌紧张明显,有胆汁性腹膜炎征象者,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局部疼痛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局部和肝包膜受到刺激,伤口和肝区甚至右肩部会出现轻度疼痛,一般可忍受,12~24h内自行缓解,疼痛剧烈者,排除出血及其他创伤后可遵医嘱给予解痉、镇痛药物。注意有无腹胀、穿刺伤口有无渗血和皮下血肿,止血贴有无脱落。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协助进食,进行大小便护理等。指导患者一周内避免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注意休息,保持均衡的营养。 4  体会    肝穿活检术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操作过程必须严格无菌,防止感染。肝穿术操作简单,需患者紧密配合,心理护理和屏气训练也十分重要。术后密切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有助于提高肝穿术的安全性。因此,护理是安全实施肝穿活检术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陆彤.肝活体组织穿刺检查术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185~186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微创穿刺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
    丁卡因山莨菪碱凝胶用于静脉穿刺镇痛效
    CT引导的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
    中心静脉穿刺管在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后胸
    经前囟及人字缝穿刺放液佐治婴儿维生素
    胚外体腔穿刺的现状
    单侧经皮穿刺脊柱后凸椎体成形术的入路
    单侧经皮穿刺脊柱后凸椎体成形术的入路
    改良型经皮胸腔穿刺置管术治疗自发性气
    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
    胸外按压状态下紧急经皮右颈内静脉穿刺
    冠状动脉造影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的防治
    髂外静脉穿刺血液透析的尝试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