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例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
|
3例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摘要 胰腺是人体重要的消化腺,同时又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当发生出血、坏死时,不但引起患者剧烈腹痛,不适。更重要的是引起三大物质分解、消化、代谢障碍及相应的内分泌失调。
关键词 胰腺炎 出血 坏死 护理
胰腺是人体内仅次于肝脏的大腺体,也是在消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消化腺。横卧于第1~2腰椎前方,全长15~20厘米,宽3~4厘米,厚1.5~2.5厘米,分头、颈、体、尾四部。胰管与胆总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是胰腺疾病与胆道疾病相互关联的局部基础。胰腺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功能。内分泌—胰岛主要分泌胰岛素,以调节血糖浓度。胰腺的外分泌主要分泌胰液,经胰管排入十二指肠,分泌量每日约750~1500毫升,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盐和多种消化酶。如胰淀粉酶,核糖核酸酶,脂肪酶,它具有分解消化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作用。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主要是由于胰腺自身的解剖生理特点,如胆汁和十二指肠液逆流入胰管,使胰管内压升高,使胰泡破裂,胰液外溢,大量胰酶被激活,胰酶激活后又能激活弹性蛋白酶原和磷酯酶原,引起胰腺的充血,水肿及出血坏死。特别是磷酯酶作用于细胞膜的磷酯,使卵磷酷转变成溶血卵磷酯,引起胰腺和胰周围组织的广泛坏死。另外,脂肪酶使脂肪分解坏死,并与钙离子结合形成皂化斑,可使血钙降低。大量胰酶被腹膜吸收入血液,使血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大量胰酶入血后可以通过激活体内许多活性物质以及它本身的作用,导致肝、肾、心、脑等器官的损害,而引起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该病临床上发病急,病情重,腹痛剧烈,腹胀明显,常迅速出现休克,我科自1999年4月至2000年6月收治3例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都行手术灌洗引流,坏死组织清除术,现将术前,术后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3例,男性l例,女性2例,年龄13岁1例,49岁1例,69岁1例,平均住院天数两周均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入量,明确诊断后立即给予止痛,抗休克处理,放置胃管行胃肠减压,做好手术准备,如备皮,抽血配血,放置尿管等。
2.2 术后护理
2.2.1 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意识、面色、肢端血循环等,能及时发现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2.2.2 注意观察尿量尿比重,测定肾功能,及时发现肾衰竭。
2.2.3 高流量吸氧可以改善休克所至心脑等重要器官的缺氧。
2.2.4 多种管道的护理 3例患者都有胃管、尿管、氧气管、胆道“T”型管及腹腔引流管,要注意维持管道的正确位置,保持通畅,并注意无菌操作。详细记录引流液量、色及性状。腹腔引流是治疗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重要措施,因为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如果引流不畅,更加重腹腔内的损伤。
2.2.5 注意加强营养 此类病人机体消耗较大。禁食时间较长。因为禁食可以减少胰腺外分泌,有利益胰腺本身的恢复,所以应给予静脉高营养,病情稳定后,及时口服补充营养。
2.2.6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注意口腔、皮肤、会阴护理。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如有寒战、高热等。观察是否发生腹腔残余脓肿等并发症。
2.2.7 正确指导忠者卧位 当病情平稳后采取半坐卧位,定时变换病人体位,这样有利益腹腔引流。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对护理技术要求较高,如果护理不当,可能增加病人痛苦和并发症,增加死亡率。通过上述科学的、精确的护理,3例患者都恢复良好,治愈出院。
参考文献
1.裘法祖.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573
2.白求恩.医科大学.护理医学问答.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315
上一个医学论文: 脑卒中后病人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下一个医学论文: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临床护理对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