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脓性关节炎置管冲洗的护理 |
|
部红肿消退,病人自主感觉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有效:病人体温在37.5℃~38℃之间,白细胞计数稍偏高,局部仍有轻微红肿,病人自主感觉疼痛减轻,关节功能不能恢复正常水平。
无效:体温仍在38℃以上,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关节稍活动即有剧痛,遗有严重关节活动障碍,甚至完全强直于非功能位。
2.6 整理资料,采用计数资料统计分析。
3 结果 见附表 两种护理法对化脓性关节炎疗效比较。
4 讨论
4.1 化脓性关节炎是化脓性细菌引起的关节内感染,常为败血症的并发症,也可因手术感染、关节外伤性感染、关节火器伤等所致[3]。是一种病程发展迅速,致残率较高的一种关节感染性疾病,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关节功能丧失。4.2 从附表结果可以表明,置管组病人的治愈率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组的病人(P<0.01),两组的差别有高度显著意义。分组 例数 显效数 有效数 无效数
例数 百分比(%) 例数 百分比(%) 例数 百分比(%)
置管组 30 26 86.7 3 10 1 3.3
传统护理组 30 6 20 10 33.3 14 46.7
X2 26.79 4.811 15.02
P <0.01 <0.01 <0.01
4.3 置管冲洗是利用流动的冲洗液引流病灶内炎性物质、坏死组织及血块,减少关节内压力和脓液对关节软骨的溶解、侵蚀和破坏。置关节腔高空管作冲洗管,连接冲洗装置,关节腔内低位管作引流管,连接负压吸收装置或引流装置。置管冲洗的优点可以使关节腔保持一定的液体充盈,避免关节粘连,使关节功能尽可能得到恢复。冲洗液中的抗生素可以在病灶局部达到并维持较高的浓度,从而对致病菌进行杀灭,有效地控制感染,为关节的修复提供良好的生理环境。加留置药物法对浆液性或浆液纤维蛋白性关节液者有效,如治疗得当,关节活动度可完全恢复正常。
4.4 传统治疗护理缺点 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抗感染,关节内注入抗生素,关节切开引流、病灶清除,效果均不理想,关节腔内的脓液、纤维块和坏死脱落组织,均不能有效清除,容易引起疾病的反复发作。另外对创面的换药达不到标准,不同的病种在同一换药室进行,治疗碗没有一人一专用,而是重复使用,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4.5 失败病例原因分析 由于渗出液转为脓性,脓液内含有大量细菌和脓细胞,关节液呈黄白色,死亡的多核粒细胞释放出蛋白分解酶,使关节软骨溶解,滑膜破坏,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有蜂窝织炎改变,导致脓液、纤维块、坏死脱落组织冲洗不出,使病人全身和局部情况仍不见好转。遗有严重关节活动障碍,甚至完全强直于非功能位。
4.6 从化脓性关节炎置管冲洗中,可以看出在换药的环节上还存在着弊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换药室应当病种分类,治疗盘做到一人一用,无菌敷料每天消毒,换药室每日二次紫外线消毒,防止交叉感染。传统的护理观只注重疾病,而现代护理观侧重于整体与全面护理,使病人达到身、心等方面的健康状态,从而使病人早日康复,重新返回社会,自食其力,成为能服务于社会的人。
参考文献
1.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584
2.蓝文正,郭巨灵.实用骨科手术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629
3.陆裕朴,胥少汀,葛宝丰,等.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1368~1369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CT导向下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混合性中风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