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康复护理 |
|
个动作保持5秒~10秒,然后放松,重复练习。
术后第一天,监督病人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关节屈伸训练,每个动作保持收缩状态5秒~10秒,然后放松5秒~10秒,20~30次/组,2~3组/日。指导病人在活动的同时进行深呼吸,自我调整呼吸运动,预防肺部并发症[3]。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条件下,协助病人在床上坐起,摇高床头30~60度,嘱病人双手撑床,护士用手托住病人的肩膀协助,将枕头垫至病人腰部,使保持坐起的姿势,时间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宜。在病人坐起时,注意防止髋关节内旋,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
术后第二天,继续患肢肌力训练,在病人可以耐受的情况下增加屈曲练习。病人仰卧伸腿位,收缩股四头肌,缓慢将患肢足跟向臀部滑动,使髋屈曲,足尖保持向前,注意防止髋内收内旋,屈曲角度不宜过大,以免引起髋部疼痛。保持髋部屈曲5秒~10秒后回到原位,放松5秒~10秒,重复,20~30次/组,2~3组/日。同时进行健肢和上肢练习,以增加运动协调性、减轻坐位的不适感。
术后第三天,继续患肢肌力训练。拔除引流装置后,协助病人在床边站立。病人用双手撑床坐起,屈曲健肢,伸直患肢,移动躯体至床边。护士在患侧协助,一手托住患肢的足跟部,另一手托住患侧的腘窝部,随着病人转动而转动,使患肢保持轻度外展中立位,直至病人完成此动作。协助病人站立时,嘱病人患肢向前伸直,只用健肢着地,双手用力撑住助行器挺髋站起。询问病人有无不适感,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在病人可以耐受的情况下,协助在床边进行活动。病人坐下时,待腿部接触床边后再坐下。
术后第四天,继续患肢肌力训练和器械练习。监督病人在助行器协助下做站立位练习,包括外展和屈曲髋关节。病人健肢向身体侧方抬起,然后放松,使患肢回到身体中线。做此动作时要保持下肢完全伸直,膝关节及足趾向外。屈曲髋关节时,从身体前方慢慢抬起膝关节,注意勿使膝关节高过髋关节,小腿垂直于地面,胸部不要向前弯曲。指导病人在助行器的协助下进行行走练习。病人双手撑住助行器,先迈健肢,用健侧下肢负重,身体稍向前倾,将助行器推向前方,用手撑住助行器,将患肢移至健肢旁。重复该动作,使病人向前行走。根据病人情况制定步行计划,逐步增加步行距离。在进行步行锻炼时,根据病人关节假体的固定方式决定患肢负重程度(骨水泥固定的假体可以完全负重,生物型固定方式则根据手术情况而定,可以部分负重,而行翻修手术的病人则完全不能负重)。在练习过程中,注意病人的安全,嘱双手拖扶好助行器,勿使摔倒。
术后第五天至出院,继续患肢肌力、器械和步行训练。在病人可以耐受的情况下,加强髋部活动度的练习,如果在做髋关节外展的同时做屈曲和伸展活动、增加练习强度和活动时间,使病人逐步恢复髋关节功能。出院前进行出院指导,嘱病人每天坚持锻炼,在锻炼间歇应充分休息;告知练习后会有轻微疼痛,表明达到了预期锻炼强度。活动或休息时注意不要内旋内收髋关节、交叉双腿、坐在低于小腿高度的椅子或沙发上,或弯腰捡拾地上物品,要保持髋部的外展中立位,以免引起髋关节脱位。行翻修手术的病人延迟下地活动时间(具体时间视术中情况确定)。
3 体会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等骨科疾患的有效方法,而术前术后的康复护理则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本组76例病人均在术前、术后进行早期、及时的康复锻炼和护理,所有病例均在术后3天内即可部分负重行走,术后2周出院,出院时均可在助行器辅助下独立行走,无疼痛及其他不适,康复锻炼期间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参考文献
1.Fordlyce MJ,Ling RS.A venous foot pump reduces thrombosis after total hip rep lacemem.J Bone Joint Surg Br,1992;74:45
2.Rydberg EJ,Westfall JM,Nicholas RA.Low-molecular-weiht heparin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DVT.Am Fam Physician,1999; 59(6):1607~1612
3.赵云鹤,朱延兵,王伟华.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1):12~14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牙周病的正畸治疗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