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癌症患者心理护理探讨


              癌症患者心理护理探讨  摘要     目的:旨在提高恶性癌症病人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方法:对癌症病人的心理状态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等进行探讨。结果:对癌症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是行之有效的。结论: 了解癌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培养病人的良好情绪,有利于提高癌症病人的治疗效果,是治疗癌症病人的关键措施之一。 关键词    癌症    心理护理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近年来全世界每年约1000万人患各种癌症,约500万人被夺去生命,其中我国占1/5,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癌症大国[1]。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甚至生命的疾病,在普通人看来,癌症和死亡中间是划等号的,多数患者都难以承受其心理压力而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 机体代谢紊乱,不利于治疗和预后。因此,探讨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1    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癌症患者的生存期不仅取决于病情和治疗措施,而且与患者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因它既有组织器官的病理改变,同时心理、社会因素又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沉重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可减弱机体免疫力,不利于身体康复[2]。因此,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阶段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建立最佳的心理状态。  2    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  2.1    恐惧心理    一般病人对恶性肿瘤的认识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都有恐惧心理,认为癌症是"绝症",所以医务人员应对癌症病人的真实病情要适度保守秘密,以免病人过于紧张与恐惧。对已经知道自己患癌症的病人,应给予科学的解释、安慰与鼓励,使病人能正确对待疾病。 2.2    怀疑心理    由于缺乏根据,病人在疾病诊断前常有恐惧心理。听到别人低声细语,就以为是在说自己的病情严重或无法救治。所以医护人员之间在病人面前交谈,尽可能做到大方、自然,以减少病人的猜疑。对那些医学知识一知半解的病人更要作耐心的讲解,并要劝告那些对医学似懂非懂的亲友不要在病人面前乱作解释。 2.3    悲观心理    由于病情的日益恶化以及放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病人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生不如死的念头,常常表现为心情忧郁、悲观和绝望,甚至产生自残和自杀的念头。针对以上因素,医务人员要及时把握病人的心理活动,抓住时机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尽量消除病人的悲观情绪。向病人介绍疾病的特点、化疗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同时还以治愈的病例为典型,使病人在精神上得到鼓励,在治疗上看到希望。 2.4    愤怒心理    当病情趋于加重,否认难以维持,关于自身疾病的坏消息被证实以后,随之而来的反映是气愤、暴怒和嫉妒。此时,我们要着重观察病人的个性及爱好,主动与病人交谈,耐心听取病人的倾诉。同时与病人家属默契配合,共同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再者,由于疾病折磨,病人情绪很不稳定,医护人员工作一定要细致,言行要保持谨慎,避免在不恰当的场合谈论病人的病情,多让亲朋好友来探视病人,适当延长探视时间,排除其孤独情绪。 2.5    求生心理    癌症病人病后有强烈的恢复愿望,觉得暂时离别了朋友、家人和事业,总有一天会回到他们之中,重返工作岗位。对于求生欲望强烈的病人,要以极大的同情心,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理想的治疗效果。必要时也可适当运用“善意”的谎言,尽量满足其要求和愿望,使他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看到医护人员的真诚,感受人间温暖。 2.6    绝望心理    此类表现常发生在晚期癌症患者,他们体质虚弱,情绪低落,丧失了治疗信心,有的甚至产生自杀心理。对于这种病人要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痛苦,给予真诚的关心和抚慰,劝其正确对待生命,在生活上尽量满足要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银屑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
    慢性下腰痛患者腰屈伸肌的等速肌力评价
    帕金森病和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肌肉硬度
    创伤患者褥疮发生的评估及其防治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全长基因
    浅表淋巴结肿大的151例艾滋病患者淋巴
    利巴韦林累积剂量对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不同模式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抗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胰腺功能变化的临床
    应用PCR技术对DMD患者基因缺失及携带者
    60例无精子症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